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绝 壁 天 河 ——巴东“红旗渠”探秘

长江云  2015-08-24 09:58:16
分享到:

在湖北西部深山海拔千米的悬崖峭壁之间,有一条人工开凿的水渠日夜流淌。这是巴东的数万儿女历时11年,用鲜血和生命在悬崖绝壁之间,凿出的一条25公里长的引水渠,水渠紧贴峭壁,依山就势,被人们称为鄂西深山中的“红旗渠”。几十年过去了,这条鲜为人知的绝壁天河,至今仍然清流涓涓,日夜滋养着鄂西深山的村村寨寨。

  在巴东县清太坪镇至水布垭镇境内,有一条修建在悬崖绝壁之间的水渠。这条长25公里、耗时11年的人工渠道,共投入劳工107.7万个,开挖土石方102万方,先后有13人英勇牺牲,是一条用汗水、鲜血和生命筑就而成的水渠,引来的“天河之水”,不仅解决了沿线群众的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难题,而且还促进了水电和旅游产业发展,被称之为“巴东红旗渠”。50多年过去了,当地群众战天斗地、绝壁凿渠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吸引着无数朝圣者的目光。

 

解放后的巴东,依然面临着缺衣少食的困境。为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在土地制度改革结束后,巴东县着力开展以“治山、治水、治土”为主要内容的“三治”活动。当时位于清太坪区的金龙、龙潭、沙帽三个公社交界处(今水布垭镇水坡村境内)的水流坪水库,是一个拥有13.24平方公里承雨面积、50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的高山淡水湖泊。水流坪水库海拔1015米,是湖北省境内最大的高山淡水湖。

  “打开水流坪,增产百万斤”的设想由来已久。1951年,清太坪区对水流坪排水治理,后因技术原因而搁浅。1960年1月,中共巴东县委召开四级干部会议,决定大搞农业技术改革群众运动,向穷山恶水开战,向大自然进军。会后,清太坪区组织劳力,再次对水流坪进行了开渠排水工程治理,但部分区域地势低,无法完全排水,工程实际新增农田475亩。  

  在对水流坪水库进行开渠排水的同时,针对清太坪区下辖的风溪沟、桥河、苦竹溪等12个大队严重缺水、庄稼绝收的问题,1964年,县委指示县农水局组织调查论证,看能否将水流坪水库的水引到缺水地区。今年78岁的李立,作为当时的专家组成员,全程参与了水流坪灌渠工程的调查论证和建设工作。

巴东县水利局原副局长 原水流坪灌渠工程指挥部技术员

李立: 原清太坪区的苦竹溪、铜铃岩、双道冲、桥头坪、三友坪和古树坪、大岩和桥河等地,是巴东最大的水稻产区,但是没有可靠的灌溉水源,农民的收入没有保证。这时候我们就设想,能不能把水流坪作为一个水库的水源,穿越三里城这道天险引过去,最后通过勘察、测量,发现完全具备条件。

原水流坪灌渠工程指挥部和平连队连长

李光召:李立他们过来看,跑一圈了回去了就和他们技术员说,测量了可以搞得过去。我说你开玩笑,水从三里城能过来啊?他说能过来,只要你们有决心。

  经过几个月的调查论证,在综合考虑了水流坪水库的地质环境、年降水量、水库有效容量以及水库与灌渠海拔差等诸多因素后,专家组一致认为:开渠排水所形成的农田,遇大雨时仍旧被淹没,农田效益不大。而加高水库堤坝增加库容,通过水渠将水引到缺水地区,可解决近万亩农田灌溉和12个大队的人畜饮水问题,其辐射效益远远高于开渠排水工程效益。

 

水流坪筑坝引水工程论证方案通过审查后,1966年8月,县农水局开始进行实地测量和工程设计,并作为巴东县重点工程进行立项建设。工程按灌溉12000亩农田面积设计,由筑坝蓄水和灌溉干渠两部分组成。设计开挖引水渠道25公里,水渠宽2米、深1.33米,流量为每秒1个立方。水流坪灌渠工程建设方案经恩施州专署水利局和湖北省水利厅审查通过后,于1967年11月正式启动巴东县水流坪灌渠工程建设。

为确保工程顺利推进,巴东县成立了由时任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陈立明任指挥长的水流坪灌渠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部内设政工组、工程技术组、安全保卫组、后勤组和卫生医疗组。作为工程所在地的清太坪区,实行全区大协作,将所辖的17个公社编入作战连队,分别由3个指挥所具体指挥。开工后,参建民工斗志昂扬、日夜奋战,第一个月就开挖水渠平台1000多米。

原水流坪灌渠工程指挥部技术员 向孔银:这个民工在连队里所劳动了的,记工分,由指挥部转回小队,再在当地的小队里给他记工日,整个的劳动力就是这么形成的。

清太坪镇白沙村村民 原水流坪灌渠工程指挥部白沙连队连长 邓正均:大组是两个人,小组一个人,小乡是四十几个人接近五十个人,那时候称为连队。

在水渠上方约150米处的悬崖旁,有一天然溶洞,由于村民曾在里面熬硝制作炸药,于是就被称之为硝洞。顺着松软而陡峭的山路向硝洞进发,脚底的石块和浮土不断向谷底滑落,上方岩壁上的水滴不时打落在身上。20分钟之后来到洞口,就可看见洞内人工垒起来的建筑物,还有熏黑的灶台。灶台左侧的绝顶之上,有一个七八平米的小洞,墙壁上刷写的标语至今仍依稀可见。洞内两侧砌着两排石凳。谭祖顺说,当年,龙潭连队和双社连队的指挥所就相继设在硝洞内。

原水流坪灌渠工程指挥部技术员 向孔银:那里面主要是有水,太阴湿了,太艰苦,里面有老鼠,夜蚊子,蛇,比较多。

清太坪镇双树坪村村民 原双社连队民工 谭元华:开始到现场这样一看,感觉这样的设备,心想哪个时候才能搞得通。你今天搞也是一小点痕迹,明天也是一个小痕迹。

原始的作业手段、恶劣的施工环境,要把如此宏大的水利工程变成现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没有工具,大家自制铁锤、钢钎、挖锄和撮箕;没有炸药,大家用硝铵、锯末、硫磺配制;没有钢筋水泥,自己烧石灰,与细砂搅拌成浆来填充粘接石缝。

清太坪镇桥河村村民 原双社连队民工 谭祖顺:两角钱一个标工啊,自己淘自己背,一百斤为一个工日。没得水泥,就是沙和石灰,现在搞哒比钢筋水泥还要硬。

原水流坪灌渠工程指挥部技术员 向孔银:这里从上面下来都是劈的岩下来的,都是人工用大锤来慢慢打的。

巴东县水利局原副局长 原水流坪灌渠工程指挥部技术员 李立:最难的就有7600米,全部需要在接近90度的悬崖峭壁上用人工开凿一条通道,有的地方,还有数百米的隧道。

  1970年10月,清太坪区龙潭连队在胜利完成第一工段任务后,随即进入指挥部分配的第二工段,也就是难度最大的硝洞岩段,这是一片有950米长、400多米高的岩石山体,要在这片与地面呈90度的悬崖绝壁上开凿水渠,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清太坪镇桥河村村民 原双社连队民工 谭祖顺:这里开始就是一面岩,下面没有站处,上面就要放120米的绳索,再搞一个站笼,这个笼子有两米长,一米五宽,上面站三个人,两个打锤的,一个掌钢钎的,这样慢些打了以后,又要往旁边移,移了又要打一个,这样打了以后,再才装药,装了以后,把引子长点,导火线引子要长,等把火点了以后,上面才喊往起拉。特别是有一次,在拉着拉着,主绳、副绳绞在一起了,拉不动了,下面的火又点了,怎么办?在这个情况下,这是非常非常危险的,这时上面就集中火力把主绳、副绳和笼子把他一起拉上去,才脱险。

  在接受了施工难度最大的硝洞岩渠道开凿任务后,双社连队在连长向宏伸的带领下,扛着“农业学大寨”的旗帜,带领70多位民工进驻硝洞岩工地。在决战硝洞岩工程中,为了在400多米高的岩壁上打炮眼,参战民工尝试各种办法,但都不尽人意。连长向宏伸在无数次试验发明的“站笼”打炮眼办法,既实用又安全,而且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这个笼子是用木材做成,可容纳3人,笼子上端系有两条绳索。使用时由山顶值守人员,用绳索将装有民工的“站笼”提升到作业点后,用绳索将“站笼”固定在山顶。负责作业的民工站在笼子里,1人手握住钢钎,另外2人抡锤作业。

清太坪镇双树坪村村民 原双社连队民工 谭元华:那个(站笼的)主绳只轻轻带着,受力都在小绳子上面。这样在上面就感觉比较稳当了,不摆了,就在上面放心大胆地搞。时间长了这样抖,绳子很细搞断了,轰地一下掉下去差不多有一两米。

  谭元华是幸运的,他只是受到了小小的惊吓。而在他们之前作业的龙潭连队的民工兄弟,却没有那么幸运。1971年1月5日,龙潭连队负责人黄圣新抽调18名精兵强将,组成隧道作业队,分别在硝洞岩半隧道两端同时作业。位于半隧道左端的6名队员在作业中,突然遭遇悬岩崩塌,倾泄而下的岩石,瞬间将6人吞没。

 

清太坪镇桥河村村民 原双社连队民工 谭祖顺:在那边,那个包那边,就是龙潭的一次,两排炮钎六个人就在那里蹲着打,正在打的时候,上面一壁岩一垮的下来,一排六个人全部塌死了。那都一下死在这个下面。当时是两百多人,用小毛巾提着,那时候没有方便袋嘛,用毛巾提着,这么大的坨坨,这么大的坨坨,都捡了提着在一起,六个人均分的,不晓得哪个是哪个。

  龙潭连队的这次事故迫使硝洞岩工段被迫停工。一年后,以“善打硬仗、敢打硬仗”著称的双社连队,来到硝洞岩,接过铁锤和钢钎,踏着英雄的足迹,继续战斗在渠道建设一线。在全面总结龙潭连队事故教训的基础上,双社连队连长向宏伸和技术人员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极富岩壁作业经验的民工谭元华,被连长向宏伸留了下来,直到工程结束。

清太坪镇双树坪村村民 原双社连队民工 谭元华:先是打的半隧道,就是要掉着绳子下来搞,就是在板壁岩上首先打炮眼了往里面斜着打下去才安全。龙潭连队的在那里出事,主要不是搞的半隧道。他就是平着里面挖,岩层又粘连不住,你挖进去了就脱缝了。

  作为水流坪灌渠工程施工难度最大的工程,特别硝洞岩半隧道开凿所面临的艰险,已经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在连长向宏伸的带领下,双社连队发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克服饥饿、疲劳和流血牺牲的重重威胁,坚硬的岩壁被一寸一寸凿开。通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在硝洞岩400米高的悬崖绝壁之上,硬生生地开凿出了一条70米长的半隧道、120米长的隧道和820米的长期渠道平台。

 

  过了硝洞岩,前行百余米,就是纱帽山西边的绝壁,灌渠在这里一头钻进了隧道,不见踪影。在整个水流坪灌渠全线,象这样的隧道一共有7座,全长828米,全部按照高3米、宽2.5米的标准进行开挖,还不包括900多米的通风弃渣隧道。

清太坪镇桥河村村民 原双社连队民工 谭祖顺:这条隧道,一个人一天打一尺眼子,三个人搞三尺眼子,又不能使劲打,只能慢些敲,慢些敲出来的。

清太坪镇双树坪村村民 原双社连队民工 谭元华:那一直打了几年,全用人工那好艰苦的。

 

  这条全长200多米的隧道,开挖两年才贯通。1971年8月,水流坪灌渠工程蓄水主坝和副坝相继完工,水流坪水库总库容达到740万立方米,输水高程达到1012米。1973年11月,水流坪灌渠工程完成渠道平台191000米,沟槽6900米,浆砌3500米,打通隧道631米,有1620米水渠通水,到1975年底,通水干渠6780米,5个连队完成任务撤回。

  1978年12月,全长25公里的灌渠输水成功。当时的一份统计报表显示,整个水流坪灌渠工程共投入劳工107.7万个,开挖土石方102万方,投入资金133.62万元,当年灌输面积就近5000亩。后来,毗邻的长阳县接水流坪灌渠干渠,在境内建成干渠3公里,将水引到了当时的龙王冲大队,从而使水流坪灌渠总长达28公里,解决了巴东、长阳两县4个公社、13个大队、120个生产队的人畜饮水和农田灌溉问题。

原水流坪灌渠工程指挥部和平连队连长 李光召:从这条水沟下去,到(长阳县)龙王冲以后,水通下去了,他们底下群众也满意,送的谷种,送的苞谷种,上来打电影。

  如今,在崇山峻岭之中,这条空中玉带时而在绝壁上静静流淌,时而没入山体犹如暗河。每隔一段距离,都设计有水闸,或通过水管接入谷底供人畜饮用,或顺着山间沟壑飞泻而下,流入层层梯田,永不间断地滋养着沿线的人家,润泽万众。

巴东县水利局原副局长 原水流坪灌渠工程指挥部技术员 李立: 旱改水不断增多,受益面积大大增加。

  1968年,巴东县农水局组建了水流坪养殖场,开始在水库养鱼。1992年,利用水流坪灌渠充沛的水量,建成了南潭河电站。2010年,清太坪镇镇政府投资400多万元,在水流坪灌渠3700米处取水,修建了自来水厂,通过饮水工程将干净清澈的自来水,送到了清太坪集镇以及附近的双树坪、白沙集镇,解决了近万居民的饮水问题。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绝璧凿渠,悬崖引水,这样的宏大叙事,这样的天路历程,是一道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人文景观,是一曲荡气回肠、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更是一部自强不息、战天斗地的精神史诗。

  建设水流坪灌渠工程的10多年时间里,正是“文化大革命”极度动荡时期,勤劳勇敢的巴东人民,心无旁骛,在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一届接着一届干,一辈做给一辈看,大力开展“治山、治水、治土”活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40多年过去了,当年参加水流坪灌渠工程的民工,大部分已经不在人世,那时的年轻人,如今已是白发苍苍。通过多方打听,我们找到了迄今健在为数不多的几位参战民工。

  家住清太坪镇双树坪村的谭元华,就是其中一位。作为当时双社连队的骨干力量,全程参加了水流坪灌渠工程建设,当年人山人海、炮声轰轰的战斗场景,老人历历在目。

清太坪镇双树坪村村民 原双社连队民工 谭元华:全线从水流坪从前面一直转到三里城全线都是人,毛主席领导的时候一声令下,虽说技术上面没有现在先进,在安排方面是雷打不动的。

原水流坪灌渠工程指挥部技术员 向孔银:那个时候一搞就是一千多人,和平乡的那一段那个时候就是插着红旗,和那个基干民兵样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的都特别多,那一看起来就是人山人海。

  在水流坪灌渠工程建设中,广大参战民工发扬团结协作、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精神,日夜奋战在工程建设一线。人称 “工地铁姑娘”的三友连队民工邓三翠,16岁上工地,一边学习一边劳动,从桥河背石灰,每趟都背170斤。被称为“人老心红志如钢”的史家连队民工谭文秀,62岁时还能背沙,每次背200多斤。水井连队负责人张丙宽,从1967年11月一直战斗在一线,身患肺结核多次晕倒在工地,家里孩子生病了也没能回家,直至孩子病逝才从工地赶回家中,安葬小孩后的第二天又赶回工地,投入到轰轰烈烈的战斗中。

原水流坪灌渠工程指挥部技术员 向孔银:那个时候主要是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都好像有一种积极肯干的精神,都没有其他的什么私心杂念,主要是以工为主,那个人的思想就是你搞什么事,在前面搞了,晚上开个会一表扬,第二天就自动的他就格外的有劲。

清太坪镇桥河村村民 原双社连队民工 谭祖顺:那蛮开心的很,不苦咯不苦咯,因为有了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民,他都非常开心,一天说说笑笑,哪怕生活艰苦,工作繁忙,工作在最不安全的地方,他都蛮开心。

  今年71岁的谭祖顺老人,曾3次上渠劳动,最长的一次就有3个月,工地离家虽然只有几百米的距离,但他吃住一直在连队。繁重、枯燥甚至极度危险的工作,在他眼里,都是最美的风景和最动人的乐章。

清太坪镇桥河村村民 原双社连队民工 谭祖顺:那我们是炮兵连,我们十盘钎子,都是吆喝道吆喝道锤一路下去,三十六个人一路下去,哟呵、嗨呵、哟呵、嗨呵就是这样的叫号子,三十六个人一起叫,你说该有多么好听,再夹杂着钢钎大锤响,那是蛮好听的。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吃饭,中午12点才能休息,由于干的是重体力活,饮食条件又极差,不少人都出现过虚脱和晕厥。谭祖顺回忆,那时候,他所在的双社连队,没有一个人因为身体原因请过假。

清太坪镇桥河村村民 原双社连队民工 谭祖顺:那个时候生活很艰苦的,吃苞谷面饭,合渣汤,半年看不到一点肉。

巴东县水利局原副局长 原水流坪灌渠工程指挥部技术员 李立: 用水相当困难,一水多用,先是淘菜,淘菜以后用来蒸饭,第三道是洗脸,最后留到那里休息的时候洗脚洗澡用。

清太坪镇白沙村村民 原水流坪灌渠工程指挥部白沙连队连长 邓正均:没得其它的想法。只想早点把那段搞出来,别的乡里搞出来了你这里不能拉后腿,只有这个想法。

  汩汩的流水声,和着清脆的鸟鸣声,在深山峡谷中回荡。寂静的峡谷,早已失去了当年的喧嚣和热闹,只有悬挂在百米崖壁之上的水渠,散落在深山峡谷和荒野漫草之间的碎石,以及铭刻在水渠边、隧道口和防洪渡槽上的口号标语,诉说着工程的艰辛,传递着时代的脉搏与心声。

清太坪镇桥河村村民 原双社连队民工 谭祖顺:在这里还搞的有毛主席语录纪念牌,人民啊,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这儿是我们这个洞子修完以后,这是搞的一块纪念牌,这是双社连队1975年10月1日搞的,这就是“悬崖绝壁炼红心,踏云顶天修渠道”。

  崇高的信仰与信念,伟大的理想与追求,是人们不朽的精神支柱和不竭的力量源泉。谭祖顺老人清楚记得,运输材料虽然没有在渠道上方作业那么危险,但是从谷底两三百米海拔背上百斤河沙,爬上海拔1000多米的水渠和隧道的作业点,少说也要半天。卸下河沙后,双腿发软,根本不敢往山下看。

  在清太坪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12个受益区公社和5个非受益区公社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前赴后继,全面投身水渠建设。一丈长的钢钎、八磅重的铁锤,换了一茬又一茬,衣服破了,手掌肿了,皮肤流血了,无数困难和险情,丝毫没有影响大家的干劲,没有磨灭开渠引水的决心和斗志。

清太坪镇双树坪村村民 原双社连队民工 谭元华:但你就是在小队里做也好,就是在工程上做也好,反正都是一个目的,那都是建设社会主义。

清太坪镇白沙村村民 原水流坪灌渠工程指挥部白沙连队连长 邓正平:毛主席那个年代,根本没有谁想要个回报,你说想回报,怎么回报嘛!

  饮水思源。今天,当关注的目光投向这方地处深山峡谷之中的“惊世大作”之时,除了惊叹、感动和珍惜,更要铭记这段战天斗地的历史,铭记那些用智慧、汗水、鲜血甚至生命书写传奇的凿渠英雄,是他们,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伟大奇迹,留下了恩泽后世的丰厚遗产。

  白沙连队民工黄家寿,在去峡门岩排除炮渣途中,不幸坠入150多米深的悬崖,当场牺牲。

清太坪镇白沙村村民 原水流坪灌渠工程指挥部白沙连队连长 邓正均:当时又不存在说有好多补偿啊,就是那个月的工日给他记了的。

  和平公社炊事员许明德,每天负责给工友送水,在途经香火岩工地时,一块从工地滚落的巨石,砸中头部,鲜血直流,当场牺牲,年仅25岁。在水流坪灌渠工程建设的11年时间,先后有13位民工英勇牺牲。

 

 

一个时代,需要一种精神;一个民族,需要一种信仰。一心向党、造福子孙的淳朴情怀,团结协作、奋勇争先的顽强意志,无私无畏、甘于奉献的优良品格,在巴东“红旗渠”这条绝壁天河,蕴涵着“干净自强”的巴东精神,历久弥新,光耀峡江。

 

责任编辑 长江云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