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云调查 |“零食很忙”变身“人民的零食品牌”?以“人民”的名义引争议
“‘零食很忙’用‘人民’二字当商业噱头太不妥当了!”11月26日,武汉市民赵女士向长江云新闻爆料热线(027 - 87122222)爆料称,自己在购物时发现,知名零食连锁品牌“零食很忙”使用“人民的零食品牌”作为核心宣传标语,她认为这种做法不妥。

“人民的零食品牌”标语在店内醒目位置
11月26日,长江云新闻记者实地探访武汉的多家“零食很忙”门店发现,“人民的零食品牌”这一表述已广泛应用于门店宣传物料及品牌推广中。在武汉江岸区的一家门店里,记者观察到在该门店仅有的3处宣传标语中,有“人民的零食品牌”这一字眼的占据了两处,“人民的”三个字特意被加粗显示,并被放置在醒目位置。

当长江云新闻记者询问工作人员为何使用这样的标语时,工作人员回应称,这是总部统一的装修标语,门店无权决定。
随后,记者就此事联系了“零食很忙”品牌的公司鸣鸣很忙集团,鸣鸣很忙集团回复长江云新闻表示,成为“人民的零食品牌”是该企业始终坚守的品牌愿景,用这样的标语核心是希望传递品牌定位,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高质价比的产品,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零食连锁品牌。
“人民”一词不应被滥用
“人民”二字在中国社会和法律语境中具有特殊地位。具有极强的公共属性和政治内涵,常见于“人民政府”“人民医院”“人民法院”等机构名称中。
人民网曾发表评论明确指出,“人民”一词具有鲜明的公共属性和深厚的政治内涵,承载着特定的社会情感与公共利益,不容亵渎,更不能被滥用。
长江云新闻记者注意到,滥用“人民”一词引发的相关争议并非个例。此前全国多地出现的“人民咖啡馆”曾因相同问题引发舆论风暴。该品牌以红色为主色调,主打“人民咖啡为人民”的宣传语,在18个省份开设近30家门店,但其母公司要潮(上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多次申请“人民咖啡馆”商标均被驳回,实际使用的招牌与核准注册的“潮人民咖啡馆”“要潮人民咖啡馆”存在显著差异。最终,在监管压力与公众质疑下,涉事企业于11月发布致歉声明,宣布将中国大陆地区门店统一整改为“要潮人民咖啡馆”,规范商标使用。
在法律层面,使用“人民的零食品牌”作为宣传标语是否违规?湖北立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荣郑律师认为,使用“人民的零食品牌”作为宣传标语存在较高的法律风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该表述首先可能构成虚假或夸大宣传,因为“人民的”一词暗示其代表了全体消费者的选择,若无权威数据支持则易误导消费者;其次,法律禁止广告“妨碍社会公共秩序或者违背社会良好风尚”,“人民”一词在中国语境下通常代表国家意志或全体公民,如“为人民服务”等。一家商业公司自封为“人民的”,有滥用政治概念进行商业营销之嫌,可能被认定为违背社会良好风尚。而一旦被市场监管部门认定违法,可依法责令整改并处罚。
随后,记者来到了东湖高新区的一家市场监督管理局,询问“零食很忙”使用“人民的零食品牌”作为核心宣传标语是否合规?工作人员表示,商家必须有相关授权或者能提供使用依据,才能使用“人民的零食品牌”一词进行宣传,例如商家能否证明大众的认可等,但具体还需要去门店实地查看相关情况,才能判定商家是否违规。
(长江云新闻记者 关竹)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