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我与“恩BA”的岁月长歌

长江云新闻  2025-11-27 09:59:25
分享到:

恩施州咸丰县城中心的灯光球场,是刻在我骨血里的坐标。下班时间刚到,队友们便心照不宣地奔赴而来,热身时的三对三邀约从不会落空,还默认了“输家买红牛”的不成文规矩。我们奔跑、跳跃、传球、投篮,年龄与身份在此刻失去界限,唯有纯粹的热爱在球场肆意蔓延。累到瘫坐场边时,输家拎着一兜红牛归来,易拉罐拉开的“啵”声清脆悦耳,混着彼此的调侃飘在晚风里。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聊起赛场上的绝杀与训练中的糗事,那份未散的拼劲,依旧在血管里滚烫燃烧。

我们的球队叫咸丰白茶队,这名字藏着对家乡与篮球的双重执念。咸丰白茶需经采摘、萎凋、揉捻、烘焙多道工序,唯有耐住揉捻的力道、扛住烘焙的火候,才能沉淀出清冽甘醇的滋味。而我们这群篮球人,也盼着如白茶般,在岁月打磨中坚守本心,在赛场拼杀中愈发纯粹,让每一份热爱都经得起时光的淬炼。

这份深埋心底的热爱,在恩BA诞生后,终于有了更广阔的绽放舞台。当赛场灯光亮起,茶香漫过球鞋摩擦地板的锐响,当乡亲们的呐喊震彻山谷,我与篮球的故事,便在传承的坚守与突破的热血中,缓缓铺展。

2023年盛夏六月,第一届恩BA热浪席卷鄂西。彼时我们是咸丰医院篮球队新老交替的“过渡队”,老队员伤病缠身,新队员缺乏大赛经验,训练时间只能挤着排班表拼凑。首战便撞上实力碾压的恩施市队,他们有专业教练指导,队员常年集训。比赛伊始,对方就凭精准三分和默契配合拉开比分,我们拼尽全力追赶,每一次抢断、每一次篮板都付出双倍努力。膝盖旧伤复发的我咬着牙坚守防线,年轻队员摔倒后爬起来拍掉灰尘,便立刻投入回防。可拼到最后一秒,记分牌上的数字依旧冰冷,我们惜败止步县市组小组赛。

坐在观众席看决赛时,巴东队张宗泽“扣碎篮板”的怒吼震彻场馆,我攥紧的拳头里满是沸腾的热血,既为这份野性力量喝彩,也为自己未能留在赛场而不甘。看着鹤峰队捧起冠军奖杯,奖牌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我在心里埋下了明年再战的种子,离场时摸了摸赛场地板,指尖的微凉里,藏着未凉的热血与沉甸甸的期待。

我们没有沉溺于失利,转身便投入更刻苦的训练。下班后的两小时训练成了雷打不动的约定,老队员带着新队员打磨基本功,传球力度、投篮角度、防守站位、跑位路线,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精益求精。很快,我们带着咸丰白茶的清冽风骨,转战湖北省和美乡村大赛黄石赛场。这一次,我们褪去青涩,多了份破釜沉舟的决绝。

八强战对阵咸宁队,比赛陷入胶着,比分交替上升。第三节还剩三分钟,我方主力后卫扭伤脚踝,替补队员临危受命,虽紧张得手心冒汗,却稳稳命中关键三分。队友们进球后的嘶吼,像重锤撞在我心上——那是恩BA未竟的渴望,是日复一日训练的积攒,推着我们一路闯进决赛。面对东道主黄石韦源口队的铜墙铁壁,我们从第一节咬到最后一分钟,用快速反击和外线三分撕开防线。最终拿下亚军时,我们相拥而泣。这份喜悦无关名次,而是看见了团队拧成一股绳的模样,看见了每个人为同一目标拼尽全力的执着。赛后教练带着我们在酒店复盘到深夜,战术板上密密麻麻的箭头,都藏着下次要赢的坚定念头。

2024年恩BA职工组结束后,我们调整组别转战企业组。经过一年打磨,球队配合愈发默契,心态也更显沉稳,最终捧回季军奖杯。站在领奖台上,奖牌的重量让我豁然明白:所有成长,都离不开日复一日地坚持与沉淀。这份胜利里,最刻骨的不是领奖台的荣光,而是与CBA退役球员万圣伟的对阵。他敦实的身躯里藏着惊人爆发力,转身灵活如一阵风,假动作虚晃后杀入内线得分的瞬间,让我真切感受到专业与业余的差距。那一战后,我换掉了穿了两年的旧球鞋,训练时特意多练200次转身和假动作;队友们的战术板上,也多了新秀们稚嫩却大胆的涂鸦,新的挡拆路线、对手防守弱点的标注,旧经验与新勇气在汗水里交融,凝聚成更强大的力量。

2025年9月,桂花飘香的时节,我们在家门口迎来了全国和美乡村大赛(村BA)中部赛区的较量。这是咸丰第一次承办如此高规格的乡村篮球赛事,20支劲旅从11个省份赶来,8天赛程天天都是硬仗。为了备战,我们提前一个月封闭训练:每天清晨六点绕咸丰县城沿河路跑五公里,再投入高强度的技术训练和战术演练;晚上围着战术板分析对手特点,常常复盘到深夜,连梦里都是传球路线和投篮弧度。小组赛第三场对阵河南队,对方身材高大、防守强悍,第一节结束我们便落后八分,休息室里一片沉寂。队长擦掉原有战术,重新规划:“他们内线强,我们就打快攻;防守范围大,我们就多传切配合。”下半场我们调整状态,加快进攻节奏,用精准传球一次次撕开对方防线,最终逆转拿下胜利。这场胜利让我们士气大振,也更懂了竞技体育的魅力,不在于从不失利,而在于永不言弃地拼搏。

一路过关斩将闯进冠军争夺战,对手是实力强劲的四川马边队,比赛从一开始就陷入白热化,比分交替上升。终场哨声响起时,夺冠的欢呼声裹着山间茶香扑面而来,我却比任何一次都平静。掌心的汗水与滚烫的心跳交织,那是踩着晨露加练的脚步,是披着星光复盘的身影,是摔倒后爬起来的倔强,是失利时不放弃的坚守。颁奖时,我把奖杯轻轻转给身边的新秀小罗——这个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在大赛中多次完成关键防守。看着他们举着奖杯欢笑,脸上映着我们当年的模样,我忽然懂了传承的意义:不是简单的交接,而是让每一代人都能踩在前辈的肩膀上,看见更远的赛场,触碰到更大的梦想。

这些年,我并非每场比赛都是主力。作为队里的老队员,年龄增长让体能渐不如前,很多场次只能在替补席待命。但我从未懈怠:队友跑五公里,我绝不少跑一米;队友练投篮,我就帮忙捡球、传球。哪怕上场时间有限,为队友挡开一次防守、抢下一个关键篮板、传出一记助攻,那份骄傲都像球场灯光,亮得能照透心底。我深知,篮球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运动,团队的胜利永远比个人的高光更有分量。

从前,篮球是我排解压力、追寻热爱的出口,是赢球时的狂喜、输球时的不甘,是每一次训练后湿透的球衣与酸痛的肌肉。现在,篮球是刻进生活的习惯,是与队友并肩作战的默契,是看着新秀成长的欣慰,是无论顺境逆境都坚守的信念。未来,我或许会更多地坐在替补席,或许跑不动五公里的晨跑,但我依然会出现在训练场上——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年轻人,帮他们捡球、传球,在战术板上标注对手的弱点,看着他们在赛场上奔跑、拼搏,就像看见当年的自己。

周末放假时,我总会带着一批小朋友打球,把这份热爱的篮球传承下去。看着他们一次次运球、突破、转身、投篮,我仿佛也回到了年少时的赛场,与他们一同奔跑。看着他们的汗水挥洒在球场上,我内心无比激动,只愿他们能在篮球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纯粹快乐。

球鞋会旧,球衣会破,茶香会散,但我对篮球的热爱永远新鲜滚烫。就像咸丰的白茶树,一年年在青山里扎根生长,无论风雨侵蚀,始终带着向上的劲头。我会带着这份热爱与坚守,在人生的赛场上继续奔跑,把篮球精神传递给一代又一代人,让这份源自乡土的热血与力量,永远在我心中回响。

(长江云新闻记者 肖璇 通讯员 陈苏 编审 李亚敏)

责任编辑 徐珊珊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