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高层建筑火灾跑还是不跑?秘诀是→

长江云新闻  2025-11-27 07:31:31
分享到:

高层建筑为我们的生活

提供了更加舒适的环境

但也给我们的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什么高层建筑起火

其“杀伤力”如此之大?

简单了解此类火灾的三个特点

👇👇👇

特点一:易燃可燃外保温材料

易燃可燃外保温材料成为高层建筑火灾的重要“帮凶”。我国从2005年开始推行建筑节能政策,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在外墙增加保温层,由于以前对外墙保温材料危险性认识不足,对材料的燃烧性能并无明确规定,当时多采用聚苯乙烯泡沫板或聚氨酯硬质泡沫等易燃可燃材料,这些材料极易引燃且蔓延迅速,燃烧后产生大量有毒烟气,火灾危险性很大。

特点二:“烟囱效应”

“烟囱效应”致使高层建筑火灾迅速蔓延。“烟囱效应”是指户内空气沿着垂直坡度的空间向上升或下降,造成空气加强对流的现象,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烟气通过楼梯间、管道井、玻璃幕墙缝隙等部位以3-4m/s的速度竖向蔓延,可以将整个建筑物迅速引燃。

特点三:“风助火势”

“风助火势”造成高层建筑火灾难以控制。据测定,在建筑物10m高处风速5m/s;30m高处风速8.7m/s;60m高处风速12.3m/s;90m高处风速 15m/s,由于越向上风速越快,火灾发生后往往会出现风助火势、火借风威,越烧越旺的态势。

高层建筑火灾

蔓延速度快、扑救难度大、疏散困难

一旦遭遇火灾

我们该如何逃生?

要不要跑?

向上跑还是向下跑?

这些要牢记

↓↓↓

根据位置判断危险性

楼上发生火灾:这种情况危险最小,火在上面,人在下面,火势和浓烟被楼板阻隔。只要从楼梯下楼即可,下楼时不要乘坐电梯。

同楼层发生火灾:这种情况相对危险,逃还是不逃,主要看烟雾情况。

我们可开一条门缝:

如果门外没有浓烟,就赶紧下楼;

如果有烟就回到室内把入户门关好,堵住门缝防烟,等待救援。

身边发生火灾:

如果发现室内起火,且火势控制不了,必须迅速逃离;

如果火势把通向入户门的路线封住了,应该找一个有外窗的卫生间或者房间,关门堵缝,做好防烟,等待救援。

楼下发生火灾:这种情况极其危险,很多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盲目逃生而不幸丧生。

这种情况下逃与不逃,主要是开门看烟:

开一条门缝如果有大量浓烟涌入,说明走廊和楼梯间充满了浓烟,这时就要退回室内关门防烟等救援;

如果开门走廊里没有烟,但是楼梯间里有烟,仍然要退回室内关门等待救援;

如果开门走廊里没有烟,楼梯间也没有烟,就可以迅速逃离。

牢记八字口诀

“小火快跑,大火关门”

什么情况下“小火快跑”?

自己家里发生火灾,而且无法自己扑灭,这时候如果火没有挡住逃生路线,要跑,再烧一会儿会更危险。

别人家里起火,有可能烧到自己家里来,楼道里没有烟雾,要择机跑出去。最好是早点跑。

什么情况下“大火关门”不跑?

前提:自身没受到火或烟的威胁,楼道也没有可燃物,能够判断火不会马上烧进来,门外浓烟也进不了家门。

楼梯间里面着火了,而且浓烟不断,这个时候楼梯间就是个大烟囱,通过楼梯间逃离会更危险,不跑。

切记,关上房门,用湿毛巾封堵门缝,迅速拨打119等待救援。

别人家着火,但经过分析肯定烧不到自己家里来,并且毒气也不可能过来,那就不跑,做好防护,等待救援。

在选择躲避位置时,要尽量选择建筑物外侧靠近主要街道并且有可开启外窗的房间,要尽快拨打119,提供尽量清晰具体的信息,可在窗边发出声响或灯光挥舞衣物求援。

向上跑,还是向下跑?

自己家里着火:出了门,往下跑。

别人家着火:

着火层在自家楼上,往下跑。

着火层在自家楼下,楼梯间里面没烟,或烟很小,向下跑;楼梯间里浓烟很大,那就立即回家“大火关门”。

不向上跑的原因:一是很难跑过烟气蔓延;二是逃离过程中被烟熏,有中毒危险,不如在家用湿毛巾把门缝堵实。

眼下正值冬季

用火用电用气量增加

火灾隐患增多

消防安全不容小觑

一起来看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指南

(长江云新闻综合 央视新闻 福建消防 综合应急管理部 国家应急广播)

责任编辑 徐珊珊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