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农科院水稻育种项目斩获国家级双料大奖
近日,中国发明协会对外发布“发明创业奖项目奖”名单,湖北省农科院凭借《水稻育种技术研发和优质食味籼稻新品种培育》项目斩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项目奖”一等奖。据悉,该项目由院长、水稻学科首席游艾青研究员领衔的团队申报。这是该团队继上月摘得第二十九届全国发明展览会金奖后,斩获的又一重量级荣誉。

“发明创业奖项目奖”是中国发明协会设立的重要奖项,旨在表彰具有突出创新价值和转化潜力的发明创造成果。本次评选吸引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数百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参与,申报项目超1500项,竞争尤为激烈。湖北省农科院作为唯一入选并获奖的省级农科院单位,成功突围斩获一等奖,充分彰显了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硬核实力。

该项目第一发明人吴边副研究员介绍,该获奖项目在三大核心领域实现关键突破,为水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基因资源创新:筑牢育种理论根基
团队系统发掘出系列水稻优质新基因,不仅丰富了水稻基因资源库,更为基因检测技术研发和种质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与物质基础,为后续育种工作开辟了新路径。
育种技术突破:研发自主知识产权芯片
成功研制国内首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稻功能基因育种液相芯片“稻功芯1号”。该芯片具备高效、精准、实用、低成本等显著优势,有效破解了传统育种周期长、效率低的难题,成功实现水稻分子模块育种技术的规模化应用。
新品种培育:赋能产业提质增效
针对性培育出多个兼具长江流域生态适应性和优质食味特性的长粒籼稻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不仅为湖北“江汉大米”区域公共品牌打造注入核心品种动能,更从源头为全省水稻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了坚实的品种保障。
此次双料获奖,不仅集中展现了湖北省农科院在现代农业科技领域的硬核创新实力与成果转化成效,更彰显了湖北在水稻育种行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湖北农科力量”。
湖北垄上频道记者:杨晗
通讯员:吴边
编辑:马静
编审:仇红月
监制:肖鹏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