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大国小村|农民变导游,农活变产品……让一个沉寂村落火出圈!

长江云新闻  2025-11-26 10:55:00
分享到:

大国之基在乡土,振兴之路见小村。2025年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的收官之年,由人民日报全国党媒平台、农民日报社、哔哩哔哩联合湖北广播电视台、长沙广播电视台、长城新媒体等40余家广播电台打造的系列融媒报道《大国小村》,用42个村落的鲜活故事,立体呈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图景。

清晨的阳光刚漫过马郢村的白墙黛瓦,85 岁的孙瑞景站在村口,这位干了二十多年生产队长的老人,如今是村里响当当的“金牌义务导游”,游客们都爱跟着他逛村,说:“听孙老爷子拉家常,比看风景还过瘾”。

农民变导游

不远处的游客中心里,95 后孙苗正对着镜子梳理衣角,准备开始上午的第一场讲解。2020 年听说家乡发展得越来越好,在外打拼的她特意回到马郢,成了游客中心的专职讲解员。

老人们讲历史、说农事,年轻人做统筹、传文化,去年仅孙瑞景带过的游客就有上千人,孙苗负责的团队讲解更是达300 多场。这正是钟宇提出的“农民变导游”理念的实践:让最懂乡村的人讲好乡村故事。

农村变景点

这个如今年接待游客近40万人次的马郢村改变的秘诀,就是把乡村寻常景致变成特色景观,村里依托高标准农田项目整合土地3000多亩,把连片田野打造成“大地景观”,每一处都藏着“土而特”的巧思。

农活变产品

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活,如今变成了能赚钱的“体验产品”。来到马郢的游客越来越多,马郢村情圆农场开始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向,从最开始的生产型农场转变成了一个综合性的体验型的农场,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到各种各样的自然教育活动,劳动实践,还有跟着时令节气走的自然农耕的体验。

从2014 年村集体收入仅2.15万元的贫困村,到2024 年村集体收入达260万元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马郢村的“三变”藏着最实在的答案:“农民变导游”,让乡土文化有了传声筒,孙瑞景的老故事、孙苗的新视角换来了游客青睐;“农村变景点”让寻常乡村有了吸引力,3000多亩整合土地变成了“聚宝盆”;“农活变产品”让传统农业有了新活力,49家创客、数百名志愿者共同撑起了年产值超 4000 万元的产业版图。

这片曾经沉寂的土地,正是靠着“农民变导游、农村变景点、农活变产品”的“三变”,让老故事有了新听众,旧村落有了新活力,也是乡村振兴最生动的模样。

责任编辑 徐珊珊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