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从“偷甘蔗”看乡村振兴的创意与审慎|热点里的价值观

长江云新闻  2025-11-26 08:57:07
分享到:

近日在四川眉山,一个别出心裁的“偷甘蔗”真人体验项目,通过社交媒体意外走红。在甘蔗田里,顾客可以体验“偷甘蔗”,现场还设有NPC巡逻抓捕顾客,无论是否被“逮到”,顾客的甘蔗统一定价为9.9元一根。

该项目吸引大批游客慕名而来。记者11月24日晚探访看到,活动现场排起数百米长队,车辆停放数公里,更带动周边村民自发摆摊形成乡村美食街。

“偷甘蔗”为什么能吸引到那么多游客?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政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美娜在《热点里的价值观》发表观点。

所谓“偷感”营销是一种农旅融合的创意实践

农场主将所谓“偷”这一带有禁忌色彩的行为,转化为一个游戏框架,将游戏化理念融入乡村旅游,从目前的结果来看,确实满足了游客的多元化休闲需求,为特色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极具新思路。但是,热潮之中既有创新的活力,也潜藏着失控的风险。我们有必要冷静审视。

首先,以所谓“偷感”为核心卖点,需要谨慎。“偷甘蔗”的命名及规则设计带有负面语义,可能模糊公众对“偷盗”行为的是非认知,在流量持续放大的情况下,难免会给部分人尤其是青少年造成误导。其次,类似行为存在公共安全风险,管理保障机制有待健全。甘蔗地并非专业游乐场,地形复杂,尤其在光线不足的夜晚,安全隐患更大。

类似创新要想持久,必须有效规避风险,加强规范引导

一是强化价值引领,优化主题表达,建议更名为“甘蔗丰收挑战”“护蔗大作战”等正向名称,将农耕文化、诚信理念等正向内容融入体验环节,实现“创意不越价值红线”。

二是压实经营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管理,针对夜间运营、户外场景等特点,完善安全警示标识、配备应急人员与物资,建立游客流量调控机制,确保“热闹不扰安全”。

三是立足地方特色,提升文化内涵,鼓励各地借鉴“体验式销售”思路,结合特色农业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创新与核心价值观、地方文化特色深度融合,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四是加强部门协同,文旅、农业、市监等部门应建立农旅项目准入与监管机制,支持合规创新,纠正偏差行为。

唯有如此,乡村旅游新业态才能走得更稳、更远,真正让“偷”来的甘蔗甜在嘴里,更让乡村振兴的果实甜在老百姓的心里。

编辑:华磊

编审:杨康 柳芳

责任编辑 徐珊珊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