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直通孝感 | 汉川:从“织造”到“智造” 纺织产业“集群升级”

长江云新闻  2025-11-25 18:30:04
分享到:

汉川:从“织造”到“智造” 纺织产业“集群升级”

“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优化提升传统产业,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纺织产业就是其一。湖北是纺织大省,如何通过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让纺织业实现产业模式的变革?来看记者在孝感汉川的一线采访。

就在今年的4月和10月,汉川因为小小的缝纫线,两次打进国家榜单。其中究竟有什么绝活呢?记者来到车间现场体验了一番。

记者 刘飞:现在湖北已经入冬了,我所处的空间温度最高不超过32度,湿度最高不超过65度。我身边的纺线必须要在这样的环境里面,品质才能最高。可是我们怎么知道它的品质是好是坏呢?肉眼可以看不出来,必须要通过实验室来帮我们探探究竟。在实验室,我们可以检测它的强度、重量以及瑕疵度等7项指标,用数据来决定它是否能够出厂。

纱线对温湿度极为敏感,太干会起静电,太湿容易断头。在汉川的这家纺织厂车间,平台上实时显示纱线的温湿度、张力、断头率等30余项参数。这种肉眼可见的精准,正是汉川纺织产业解答“如何实现高品质与高效益统一”这一行业共性问题的关键。

湖北华帛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厂长 沈献平:纺纱的(企业)都智能化了,现在做衣服的(企业)都是高速缝纫机,所以我们对纱疵的各项指标控制得相当严格,每个环节都有监控,都有数据,我投了一百吨原棉能纺98吨纱,我们能够做到,这就是底气。

纺织是汉川的支柱产业,面对缺乏链式效应、竞争优势和知名品牌三大困境,“十四五”期间汉川启动“百企百亿”技改工程,通过财政资金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90%以上企业完成智能化改造,用工减少30%,产能提升20%,占据全国缝纫线市场三分之二份额。

孝感汉川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主任 李雄霞:落实兑现各级技改奖励资金3400万元,技改奖补比例由4%提高到5%,数字化改造按照投入资金的70%给予补贴,有效激发企业转型升级内生动力。

目前,汉川纺织产业高新技术企业达28家,智能化改造覆盖率超过75%。面向“十五五”,汉川正着力进一步实施纺织制造数智化转型,通过深化华纺链协同补齐关键环节,助力跨境电商与直播电商开拓市场,并依托区域品牌培育高端产品,全面提升“汉川纺织”的全球影响力与高端产品占比。

安陆皮蛋:老手艺 新花样 出海闯出新天地

眼下,中国传统美食皮蛋在海外强势圈粉,TikTok上“吃皮蛋挑战”播放量破百万,海外部分地区销量飙至预期的4到6倍。接下来,一起走进这场味蕾狂欢的起点——孝感安陆,看一枚皮蛋如何从地方走向世界餐桌。

在孝感神丹公司,每天约有20万枚皮蛋整齐列队、发往全球,它们漂洋过海的底气,源自老手艺与严标准。在源头,蛋鸭享受无抗无铅健康养殖。

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蛋鸭厂厂长 田传武:上笼的有18万(只鸭),每天(产蛋率)在90%左右,饲喂,都是精准性饲喂。

在车间,遵循2013年入选省级非遗的安陆松花皮蛋技艺,师傅依季节调配碱性药料包与茶叶比例,静待鸭蛋自然发酵出晶莹松花。

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研发负责人 刘晓庆:皮蛋的腌制周期大概在60天左右,皮蛋的颜色会从金黄色,变成墨绿色的一个过程,大概在每5天会对它进行一个剖检,我们抽检的比例大概在3%左右,主要看它蛋壳的强度,蛋白的弹性、蛋黄的颜色,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是有不同的工艺要求的。

老手艺锁住风味,新技术则为远行保驾护航。针对长途运输难题,皮蛋外壳采用新一代“涂膜技术”替代传统黄泥谷壳,将溏心保鲜期从20天延长至45天,运输破损率直降70%;针对海外“口味壁垒”,研发团队不断调整工艺,既精准适配出口标准,又跨越口味差异“门槛”。

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研发负责人 刘晓庆:针对当地的一些标准和政策,进行一个工艺的调整,口味方面的调整。比如说我们推出了一款新的清淡味的咸蛋,盐分是比普通的咸蛋降低了20%左右,更符合当地人的一些饮食习惯。

凭借全链条创新,一枚枚湖北皮蛋已成功打入国际市场,从“藏在深闺”到“香飘四海”,这颗小皮蛋用实力证明:地道的中国味道,自有征服世界的魅力。

湖北神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工厂部经理 袁金友:我们有100多种产品,进入全国1万多家超市,主要有开市客、永旺、永辉、盒马生鲜,也出口了像美国、欧盟、日韩、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英美出口的国家有30多个国家都在出口。今年的出口额我们可以达到1000万美元,我们的出口增长率达到30%。

安陆:3500架无人机点“靓”夜空 以科技演绎诗仙李白文化盛景

最近,孝感安陆举行2025李白文化旅游节,太白湖上空呈现了一场诗意与科技交融的视觉盛宴。3500架无人机以天为幕、以光为笔,在数万现场观众的注视下,依次呈现李白诗境与安陆新貌,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天地对话”。

表演在观众期待中拉开帷幕。由500架无人机组成的李白影像从空中远处“走”来。银辉流转间,一位白衣飘飘、步履从容的诗仙形象跃然夜空,再现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情与风姿。

孝感安陆市文旅局副局长 刘文静:我们选择以李白形象的动态出场作为开篇,就是希望一开场就建立跨越时空的对话感,让诗仙真正从历史中“走出来”,为后续一系列诗意场景的展开做好情感铺垫。

紧接着,另外3000架无人机相继升空参与表演。它们阵列变幻,托起一轮盛唐的明月从涢水波光中缓缓升起,配合童声吟诵《静夜思》,瞬间将观众带入千年前的诗意世界。

孝感安陆市民 王晓丽:明月从水上升起的画面太美了,孩子兴奋得直拍手,用无人机展现古诗词意境,既生动又直观,连小朋友都能感受到李白诗歌的魅力。

随着演出推进,夜空画卷渐次展开。白兆山巍峨矗立,山间李白与夫人许紫烟琴瑟和鸣的场景,以及漫山绽放的桃花,生动勾勒出“别有天地非人间”的安陆山水意境。当“李白斗酒诗百篇”的画面展开时,流线光影模拟美酒倾泻,化作诗句铺满夜空,将诗仙的洒脱豪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孝感安陆市委宣传部文化文艺股股长 高文倩:我们特意选取李白在安陆创作的诗篇,通过无人机作画的方式,来表达诗歌的意境,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

当观众仍沉浸于盛唐诗意时,夜空中的画风突转。演出的视角从历史文脉切换到现代安陆的生动图景:城市地标“金钥匙”昂首矗立,机械臂精准律动,集成电路芯片与微米级电子铜箔勾勒出产业新篇;“乡超”赛场上的运动少年与漫天金黄的“银杏叶”交织,共同诠释着“宜居、宜业、宜乐、宜游”的城市魅力。从李白诗境到现代产业图景,这场跨越千年的流畅对话,都由3000架无人机与数字人技术完成。

孝感安陆市文旅局副局长 刘文静:技术赋能是本次表演的核心,我们通过创新让诗仙真正“活”了起来,让李白的文脉与安陆的现代产业同框对话,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播的新探索。

表演步入尾声,3000架无人机协同定格在“李白在安陆,诗仙大成时”的字样,将现场气氛推向顶点。整场表演不仅是诗与科技的碰撞,更是一次山水灵秀与产业雄奇的交响共鸣,深刻诠释了安陆作为李白文化名城的历史底蕴与时代活力。

游客 刘小凤:专程赶来观看,不虚此行。表演既展现了李白诗歌意境,又展示了安陆从千年文脉,到现代产业的奋进历程,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全新了解。

孝感安陆市文旅局副局长 刘文静:本次表演是安陆市,创新文化传播方式的重要尝试,通过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不仅为观众带来视听盛宴,更探索出一条传统文化现代表达的新路径,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长江云新闻记者 罗峰 陈凯歌 刘飞 刘宁

汉川台 宋博 安陆台 骆骥 陈艳丽 徐婷 申昌耀

责任编辑 解清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