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怕娃中招?手足口秋季防护家长必看

长江云新闻  2025-11-25 15:59:25
分享到:

10-11月,手足口病迎来一波秋季小高峰,5岁以下的宝宝尤其容易“中招”。有些家长觉得“不就是起疹子嘛,挺挺就好”,但如果没有及时发现重症信号,可能会给孩子带来风险。小孩一旦得了手足口病,家长一定不能轻忽大意。


什么是手足口病?



简单说,它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传染病,就像“病毒小调皮”专门往孩子的手、足、口腔、屁股上“画疹子”。常见的病毒有柯萨奇病毒、EV71病毒,其中EV71病毒更容易引发重症,需要家长们多留意。

图片

(图片来自太帅图库)

虽然5岁以下宝宝是病毒侵害的“主力军”,但别以为大人就没事——有些成人感染后没症状,却会像“病毒搬运工”一样,把病毒传给孩子,所以全家防护都重要。


孩子有没有中招?

看这几个信号




手足口病有2-10天的“潜伏期”,刚开始孩子可能像感冒:发烧、咳嗽、没胃口,等家长发现时,往往已经出疹子了。典型表现有3个:


01
口腔里的小溃疡

舌头、牙龈上会起小疱疹,破了之后孩子会喊“嘴疼”,甚至不想吃饭、喝水,这时可以给温凉的粥或烂面条,减少刺激;


02
手脚臀的小疹子

手心、脚底、屁股上会出现红色小疙瘩或透明水疱,一般不疼不痒,但要注意别让孩子抓破,避免感染;


03
非典型情况

少数孩子疹子范围大,恢复后可能会掉指甲,家长别慌,新指甲慢慢会长出来。


重点提醒:出现这些“重症信号”,必须立刻去医院!

1. 高烧超过3天不退,吃退烧药也没用;

2. 精神萎靡、嗜睡,不吃东西

3. 呼吸变快,心率加快,手脚发冷、脸色发白;

4. 呕吐、抽搐,或者站不稳。  

这些情况多发生在3岁以下宝宝身上,病情进展快,千万别耽误。


病毒怎么找上孩子?

3个传播途径要避开




01
接触传播

孩子玩了被污染的玩具、毛巾,没洗手就摸口鼻、吃零食;


02
飞沫传播

近距离接触患病孩子,吸入其咳嗽、打喷嚏的带毒飞沫;


03
饮食传播

喝了被污染的生水,或吃了没洗干净的水果。

这也是幼儿园常出现 “一娃确诊、全班停课” 的原因,孩子接触密集易扩散病毒。


孩子得了怎么办?

用心护理是关键




手足口病是自限性疾病,多数孩子靠自身抵抗力 7-10 天就能痊愈,目前没有特效药,重点做好 4 点护理:


01
科学降温

发烧超38.5℃,用儿童专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二选一即可,禁用成人药;


02
足量补水

孩子嘴疼拒饮,用吸管喂温凉水或稀释果汁,避免脱水;

图片

(图片由AI生成)


03
清淡饮食

忌辛辣滚烫食物,吃蒸蛋、蔬菜粥等易吞咽的食物;


04
严格隔离

让孩子居家休息,症状完全消失后满 1 周再去幼儿园或游乐场,避免传染他人。

特别提醒:抗生素对病毒无效,滥用会增加耐药风险,千万别给孩子吃。


在家怎么防?

5防护招记牢




提前预防比事后护理更省心,家里有娃坚持做好这 5 件事:

勤洗手:饭前便后、外出回家,用肥皂/ 洗手液流水洗 20 秒;家长下班回家、换尿布前后,洗手再抱孩子;

图片

(图片由AI生成)

常通风:每天开窗3 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保持空气流通;

正确消毒:酒精无效!玩具、门把手用含氯消毒剂擦拭,餐具煮沸 15-30 分钟,衣物被褥多晒太阳;

少去密集场所:流行季少带孩子去游乐场、超市等拥挤地方,减少接触病毒的机会;

及时接种疫苗:6 月龄 - 5 岁宝宝建议接种 EV71 疫苗,1 岁前完成接种效果最好,能有效预防重症。

其实手足口病没那么可怕,只要家长能认出它的“信号”、做好日常防护、避开误区,就能帮孩子平安度过这个秋季小高峰。


来源:健康教育所

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图文编辑:张伊灵


责任编辑 严泉泉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