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砺剑:联合演练筑牢武汉东湖隧道安全防线
夜幕低垂,武汉东湖隧道深处警灯闪烁,映照着紧张而有序的身影。11月14日1时10分,隧道左线5km路牌旁,一辆模拟事故车辆突然“燃起”明火——一场融合人员救援、火灾扑救、交通管控与现场处置的综合应急演练,在寂静的湖底隧道中悄然打响。
作为国内最长的城中湖隧道,东湖隧道全长约10.6公里,是连接汉口与光谷的交通动脉,日高峰通行车辆超过10万辆次,安全运营牵系着整座城市的脉搏。此次演练特意选在凌晨交通封闭时段,既最大限度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又以高度拟真的场景,全面检验多部门在“黄金5分钟”的应急处置能力。

“火情”刚一触发,市道桥中心东湖隧道监控中心便在1时14分迅速捕捉到异常。值班人员立即上报调度长,同步向公安、消防发出支援请求。1分钟内,隧道应急预案全面启动:喷淋系统与通风设备同步开启,语音广播循环播报险情,引导车辆有序避让。两支应急小组携带装备奔赴现场,展开先期处置。
“快!快!快!”1时15分至20分,救援力量从四面八方涌来。武汉市公安局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分局迅速调度反巡特警、交通大队与派出所警力;消防车辆呼啸而至,汉警快骑队员提前在入口等候,为救援开辟绿色通道。交通大队率先完成外围封控,在隧道口筑起第一道安全防线。紧随其后,反巡特警与派出所警力抵达核心区,迅速划定危险范围、疏散人员、稳住现场秩序。1时20分,消防首战力量架起水枪,精准控制火势,与此同时,2台隧道应急车与2台公安引导车也抵达现场投入战斗。

1时20分至25分,应急处置进入关键阶段。外围封控全面完成,警戒带将事故区严密隔离。随着消防增援与梨园医院救护车陆续抵达,救援链条愈发完整有力。1时25分至30分,120急救人员冲进核心区,为“受伤驾驶员”进行初步救治、监测生命体征,随后平稳转送医院;消防员则全力扑救,彻底消灭火源,杜绝复燃可能。
1时30分起,演练转入收尾阶段。消防与交警联合勘查事故现场,道桥中心迅速清理残留杂物、排查设施状态。1时40分,警戒解除,隧道恢复通行。整场演练行动规范、环环相扣,完全达到预期目标。随后,各单位有序开展事后工作,为未来实战积累宝贵经验。
“演练不是‘走过场’,而是实战前的‘磨刀石’。”东湖公安分局主要负责人强调,此次联合演练进一步磨合了多部门协同机制,检验了应急预案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为东湖隧道筑起一道坚实可靠的安全屏障,守护每一位市民的平安出行。
(长江云新闻记者 游云 通讯员 苏畅 龚齐飞 杜鹏飞)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