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之花在田间绽放 湖北以赛破题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
11月12日,由湖北省科技厅主办、总奖金达600万元的2025湖北省乡村振兴实用技术大赛决赛在武汉收官。当“空地机器人协同无人化技术”亮相决赛舞台、“高山马蹄大黄高效低碳加工技术”获得阵阵掌声,大赛以“实用”为锚点,将一批实用技术成果转化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打通农业科技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经过高手过招、巅峰对决,最终,林下“灵芝·赤松茸”高效循环增值技术、蕲艾良种良法种植技术、阳新柑橘绿色提质与设施增效技术体系、“种子芯片与科技智钵双擎”瓜果高效技术、稻麦轮作“吨半粮”周年丰产高效双配套技术获得一等奖,空地机器人技术等10项技术获得二等奖,数智低碳养羊技术等25项技术获得三等奖。

湖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冯艳飞表示,大赛立足民生、以赛为媒,汇聚创新资源,激发人才活力,加速成果转化,让更多实用、管用、好用的技术在荆楚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冯艳飞致辞
崖州湾国家实验室副主任、首席科学家赵书红认为,本次大赛不仅上接天线、下接地气,而且亮点突出、形式多样。参赛的15项技术,符合当前湖北省产业发展实际需求,都有很好的“实用性、创新性、推广性”,对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有关键支撑引导作用,为地方科技部门找到了工作重点,为高校院所组织科技攻关提出了新思路、新办法。比赛意义深远,值得在全省广泛推广。

本次大赛以“创新赋能·科技富民”为核心,经过地方赛到决赛的层层筛选,15项聚焦粮油高效生产、动物健康养殖、智能农机装备、现代农产品加工、道地药材种植等六大领域的技术脱颖而出:监利的“油菜花海定制化技术”串联农旅融合,京山的“优质香稻产业链技术”重塑产业价值,神农架林区的林下“灵芝·赤松茸”高效循环增值技术、蕲春的“蕲艾良种良法种植技术”瞄准区域特色品类——这些技术聚焦实用、实效,既有“吨半粮”“生态循环”等产能升级方案,也有“智能装备”“低碳加工”等新质生产力加持,精准匹配乡村生产的痛点与农民增收的难点。
大赛创新采用“路演+推荐官+大众投票”的评审机制,既以专家视角把关技术专业性,也以市场维度检验落地可行性。大赛不仅是湖北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600万元奖金池的背后,是湖北对“技术下沉”的真金白银投入——通过赛事搭建技术转化平台,推动“良种、良技、良法”向县域、向乡村渗透,最终让技术变成“田间地头的生产力”,为强县工程注入科技动能,以技术突围实现乡村振兴的高质量跃迁。
(长江云新闻记者:胡明畅 通讯员 朱勇进)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