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产翻倍!潜江人在非洲种出中国“味道”
近日
非洲西部国家布基纳法索
中布友好丰收节现场
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
当地推广种植的
中国杂交水稻亩产达950斤!
测产结果一经宣布
金色稻浪中瞬间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稻田里,潜江高级农艺师陈正才与其他中国援布农技专家,同当地村民共同开镰,沉甸甸的稻穗不仅压弯了禾秆,更较当地传统亩产450斤实现翻倍增长,书写了中非农业合作的亮眼答卷。

谁能想到
几个月前这里的村民
还在为“靠天收”的低产困境发愁
这场丰收奇迹的起点
是一粒来自中国的“希望种子”
今年6月,布基纳法索首次大面积推广中国杂交水稻,播种仪式上,100多位村民围聚树下,紧盯陈正才手中的种子学习种植技术。从精准配比药剂拌种,到叮嘱“用量要准,搅拌要轻”的操作秘诀,再到手把手示范播种深度与株距控制,陈正才用通俗的讲解和直观的演示,让村民们快速掌握了关键技术。

春去秋来,田埂上始终活跃着中国专家的身影。晨光熹微中,他们蹲在田间指导施肥;暮色降临后,围坐一堂为村民讲解防虫知识。沾满泥土的裤腿、被晒得黝黑的皮肤,成为这群援布农技人最鲜明的“履职勋章”。“跟着中国老师学技术,看着稻苗天天蹿高,心里越来越踏实。”村民娜娜的话语,道出了当地民众对中国专家的信赖与认可。

丰收时刻,布方专家全程参与取样、脱粒、称重等环节,每一步都一丝不苟。望着颗粒饱满的稻粒,当地专家竖起大拇指赞叹:“超出预期,太惊艳了!”娜娜捧着金灿灿的稻穗,笑中带泪地感慨:“以前粮食不够吃,现在有了中国技术再也不愁了,中国人真有‘魔法’!”
一粒种子,跨越山海传递希望;一份坚守,筑牢中非友谊桥梁。潜江农技人以实干精神,不仅为布基纳法索送去了高产水稻品种,更播下了科学种植的理念。这场亩产翻倍的丰收,既彰显了中国农技的硬核实力,凝结着中非合作的甜蜜果实,更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田间地头的生动实践与鲜活注脚。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