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堰“双向奔赴”,思政课“水”到渠成!千名学子研学解锁十堰N种美
一渠“南水”连京堰,千里研学续深情。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环保志愿者的重要回信精神,推动京堰两地 “行走的思政课”品牌落地见效,11月10日至14日,北京市第二十中学教育集团的1000多名师生将在十堰开展研学活动。此次活动既是京堰对口协作在教育和文旅领域的深化实践,更是两地青少年传承生态使命、共叙文化情谊的生动载体。

据了解,本次研学活动以“我们都是收信人,同上一节思政课 —— 水润京华,缘起十堰”为主题,由北京青年报社、十堰市南水北调区域协作中心共同主办,北京青年报新媒体有限公司、十堰文旅体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活动旨在践行“一泓清水永续北上”国家使命,引导青少年在守水护源中厚植家国情怀,让学生跳出课本,沉浸式走进南水北调水源地、武当文化发源地、“中国恐龙之乡”、东风汽车工业摇篮,探索四脉文化交融的独特十堰,涵养综合素养,砥砺时代担当。

“十堰,我们来啦!”10日13时29分,由北京西站始发的研学专列准时抵达汉十高铁丹江口站。刚一走出列车车厢,便有学生按捺不住激动欢呼起来。在简短的欢迎仪式后,研学团成员分乘大巴车抵达丹江口市城区。
研学团开营仪式在丹江口水库大坝下游不远处的水之源广场举行,十堰市委常委、副市长张秀峰宣布开营。
开营仪式上,北京与十堰两地领导共同为研学团授旗并合影留念,参加开营仪式的领导嘉宾向研学团学生代表赠送20套《十堰市“历史文化活化工程”丛书》。此外,北京市二十中学与友好学校丹江口市二中学生代表互赠了礼物。

据了解,本次研学活动精心设置 “生态课堂”“文化课堂”“科考课堂”“智造课堂” 四大核心板块。在为期5天4晚的研学过程中,1000多名学生将分为三组,深入丹江口市、武当山特区、郧阳区、张湾区等地,沉浸式走进南水北调水源地、武当文化发源地、“中国恐龙之乡”、东风汽车工业摇篮,全方位探索十堰 “四脉文化” 交融的独特魅力。
在 “生态课堂”,学子们将走进丹江口大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纪念园,实地感受 “南水千里进京” 的壮阔历程,了解“空天地”一体化水质监测体系的科技力量,体悟水源地人民的奉献精神;“文化课堂” 上,武当山太子坡的 “九曲黄河墙”“一柱十二梁” 将展现古建筑智慧,武当国际武术交流中心的太极体验将传递道家文化精髓,让学子们沉浸式感受武当文化之韵;“科考课堂” 将带领大家探访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地质公园,触摸 “中国恐龙之乡” 的远古生命密码;“智造课堂” 则聚焦东风汽车博物馆、东风商用车品牌体验中心,见证中国汽车工业的崛起之路。

“十堰拥有得天独厚的研学资源,从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的‘生态课堂’,到武当太极文化的‘非遗传承’;从郧阳恐龙蛋化石群的‘科考探秘’,到东风汽车工业的‘智造体验’,每一处都是鲜活的教育现场。”本次研学活动主办方负责人表示,此次赴堰研学的一千多名学生,必将通过亲身感受水源地的生态坚守、文化底蕴与工业活力,进一步加深对南水北调工程国家意义的理解,同时也会进一步带动京堰两地在文旅、教育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活动期间,师生们还将走进北京一轻(丹江口)食品产业园等京堰协作标杆项目,见证柑橘深加工、生态农产品产销等 “甜蜜链条” 如何实现生态价值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在均州剧场聆听南水北调移民故事,在云盖寺绿松石矿山公园感受生态保护的融合发展。一场跨越千里的研学之旅,正成为连接京堰两地的文化纽带、培育时代新人的思政课堂,为全国跨区域协作注入青春力量。
今年9月,北京十堰两地签署京堰研学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研学课程开发、线路设计、品牌推广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具有影响力的京堰研学品牌。本次举行的研学活动,正是该合作协议签署后成功落地的首个研学品牌。
(长江云新闻记者 陈赟 赵龙文 通讯员 何利)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