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劳模工匠耀荆楚·大国工匠丨吴春桥:26年千锤百炼 毫厘之间砌筑匠心

长江云新闻  2025-11-09 17:06:44
分享到:

在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有这样一位技术工人,扎根一线,参与修建了全国30多座筑炉项目,26年来,他带领团队累计取得国家专利127项,省部级工法9篇,省部级科技成果6项,被赞誉为“毫米级砌筑大师”,他就是吴春桥。

在吴春桥工作室的培训车间,一个白色的关节机器人非常醒目,这是吴春桥最新的攻关成果——焦炉砌筑机器人。与普通建筑相比,焦炉炉头结构复杂,砖块形态多样,尺寸精度要求更高,这对机器人识别、抓取、摆放砖块带来了挑战。2022年5月,吴春桥研发团队以关节机器人为基础,历时3年研发出适用于炉头砌筑的机器人。

2025年大国工匠人才、中国五矿首席技师、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建设分公司炉窑砌筑工 吴春桥:现阶段在人工辅助下,砌筑机器人能够用真空吸盘吸起砖块,通过真空吸盘和精准定位,机器人配合专用支撑控制架和电机驱动系统,成功将砌筑精度控制在1毫米以内,工作效率提升30%以上。目前已申请6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和5项PCT国际专利。

高炉、焦炉是钢铁厂的核心设备之一,砌筑则是建造它们的关键环节。砌筑精度关乎生产安全,误差要求在3毫米至5毫米,稍有不慎可能导致漏气、透火甚至爆炸。

2025年大国工匠人才、中国五矿首席技师、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建设分公司炉窑砌筑工 吴春桥:砌筑不仅是工作任务,还要把它当作一件艺术品来完成。每一块砖都是我的挚友,要根据不同的天气、环境和原材料调整泥浆的粘稠度,把它们照顾得最好。将砌筑的焦炉炉头全高垂直度及墙体表面平整度控制在1毫米以内,砌体泥浆饱满度达到99%以上,砌体有标准范围内的误差,但艺术追求的是“0偏差”。

2015年,“吴春桥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吴春桥作为带头人,十年来培养了百余名由老、中、青三代人组成的技术梯队。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建设分公司技术中心技术人员 李洲鹏:师父经常说“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才能干出名堂”我要像师父一样,在一线施工中与技术难点“杠”到底。要注重新技术的研发应用,也要重视传统技艺的传承创新,把“粗活”干成“细活”,一步步成为像师父一样的“毫米级”砌筑大师。

如今,吴春桥正带领团队研发移动式智能砌筑平台,从“愿景”到“实景”,工业机器人正凭借“智造”硬实力,逐渐走出实验室,走进更多工业应用场景。

2025年大国工匠人才、中国五矿首席技师、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冶金建设分公司炉窑砌筑工 吴春桥:创新离不开“笨功夫”,就像砌砖,每一块都得踏实。只要一块一块坚定、踏实地砌起来,才能变成经得住高温考验的冶金炉。中国制造业的意义已经不止是“流水线”,而是把传统工艺升级到智能时代。坚守底线, 勇于创新,这才是大国工匠应有的气质。

(长江云新闻记者 牛中毅 宛宇 通讯员 张文一 黎甜)

责任编辑 徐珊珊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