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一线调研丨“科技红娘”养成记(上)

长江云新闻  2025-11-08 21:48:54
分享到:

为加速实验室成果走向市场,“技术经理人”应运而生,他们,也被称作“科技红娘”。但成果转化不是简单的“牵线搭桥”,如何培育一支既懂技术又懂市场的技术经理人队伍?来看记者的一线调研。

湖北工业大学芯片产业学院教授 马新国:目前我们需要有车联网的企业能够参与进来,进行深度的应用场景的验证。

在湖北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这样的成果对接会每周都有。有时是企业带着技术需求找上门,有时是科研团队捧着专利找“婆家”。2021年起,湖工大组建起25人专职、兼职相结合的技术经理人团队,全流程服务科研团队,破解成果转化难题。杨磊是团队中的老大哥,从事技术转移工作已经十个年头,办公室墙上挂着的一打嘉宾证,记录着他为成果转化全国各地“找婆家”的足迹。

湖北工业大学技术经理人 杨磊:要把学校的成果能够“推销”出去,并且能够创造效益、创造价值,让我很有成就感的就是(今年)促成大概是600万的一个技术转让合同。

技术经理人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在团队成员熊瑛的网购记录里,我们找到了答案——近三年,她购买的《合同法实务》《知识产权保护指南》等专业书籍就有10多本。去年,她还专门考取了中级知识产权师。

湖北工业大学技术经理人 熊瑛:发现它(技术经理人)不仅仅是考验人的交际能力,比如作价入股项目需要去懂公司法里面的董事会治理的人数,包括这个选票的结构。

专业知识的积累,让熊瑛在成果转化中屡屡破局。今年,她推动湖工大锂电池技术成功落地武汉一家科技企业,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拿下订单。

武汉九享大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华峰:去年我们在全国的销售组织的布局其实只有3个,今年扩展到6个,今年截止三季度(销售新增)数据将近5000万。

过去,高校成果转化多由行政人员兼职,容易出现工作断档的情况。湖工大为何能组建起这样一支专业团队?关键在于,作为全国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湖北省唯一试点高校,今年三月,湖工大在全省率先设立了技术转移专业技术岗位,将技术经理人纳入事业编制管理。

湖北工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主任 徐志刚:解决他的职称问题、职务的问题,很好地把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留在这个岗位上。

湖北工业大学校长 宋小春:专技岗的设立不只是多了一个岗位,更是激励体系与长效机制的突破,是学校推动成果转化从“被动跟进”向“主动服务”,从“零散推进”向“体系化运作”转变的关键一步。

在技术经理人的推动下,湖工大成果转化平均周期缩短30%,年均促成转化合同金额超3000万元。

破除编制壁垒,设立专技岗位,湖北工业大学在“科技红娘”的培养与激励上迈出关键一步。然而,要让这支队伍发展壮大,靠高校的单点突破远远不够。湖北如何系统构建技术经理人的成长生态?明天,我们继续关注。

(长江云新闻记者 祝如月 谭思为  通讯员 姜胜来 陈凌)


责任编辑 徐珊珊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