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79张“恩施面孔”绘就硒都实干底色
11月6日,2025年恩施市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恩施州恩施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79人受表彰。79名来自高山茶园、街头巷尾、实验室、直播间的劳动者同台领奖。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口号,却把平凡岗位干成了“恩施标杆”。

79位获奖者中,62%来自一线,其中一线工人、专业技术人员46人,农民、合作社理事长、种养大户15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外卖、快递、直播、网约车)4人,社区干部、民警、教师、医生等基层公共服务者14人。把平凡干到极致,是获奖者的“通用技能”,也体现出恩施市对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评选向一线倾斜的“硬杠杆”。

危货司机袁昌兵从业十四年来,驾驶油罐车穿越湖北恩施的崇山峻岭与城市脉络,累计安全行车里程突破200万公里——相当于绕行地球赤道50圈的距离。在如此漫长的运输生涯中,他保持着“零事故、零责任投诉、重大违章为零”的卓越纪录。
土家族的谭艳宾被非遗文化制品西兰卡普深深吸引,通过学习西兰卡普编织技艺,将传统腰裹斜织机改成了轻便的脚踏课桌式两用织锦机,她和姐姐创办的西兰卡普基地吸引了众多年轻人,被恩施州民宗委授予民族文化传承基地,如今每年都有5000多人参与西兰卡普的研学和体验活动。

15位农业领域获奖者人人带着“致富密码”,“一人富”变“一起富”,是他们写在地头的共同答案。
2021年,杨财源创办恩施市财源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创“稻菌轮作”模式,使土地利用率提升40%,形成农业循环产业链,每亩田地综合收益增加3000元。通过技术指导、农产收购的形式,他带动周边群众种植羊肚菌7亩共42个大棚,入社群众户均增收3万元。
2016年返乡创业的甘应娥,把恩施七里沟的荒坡变成“多肉梯田”,成为鄂西独特风景,带动30位留守老人年均增收超2000元,用行动诠释乡村振兴的巾帼担当。
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从茶园到直播间,从实验室到急诊室,79个名字,79段人生,汇成一句话——把小事做到极致,就是恩施大事。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亚敏 肖璇 咸丰台 邢艺馨)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