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上大学边种地,真的可以!
翻土、播种、浇水、除草……
边上大学边种地
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近日,长江大学开辟了
面积达90亩的“田间课堂”
让近万名大一新生学种地
🤩🤔🤨🤠🤓🧐
没错!就在11月3日
长江大学东校区创新港的
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正式启用啦!
把下地干活纳入必修课,
这波操作,够接地气!

🚜校园里的“开心农场”上线
这不是游戏,是真农场!
此次开放的“田间课堂”
主要在东校区和西校区
东校区创新港这块基地
以前是一块荒地
今年,学校创新将其变为
开展劳动教育的新课堂、新阵地
总面积约60030平方米面向东校区2025级全体本科生开放覆盖13个学院、129个班级~
西校区也建设了劳动教育基地
向西校区2025级本科生开放
东西呼应,一起“动”起来!

👩🌾怎么“玩”?
新生必须参与,成绩纳入管理!
基地采用
“校院联动、师生共建” 模式学校师生一起下地干活画面太热闹,必须点赞👍

劳动
我们是认真的!
长江大学相关负责人表示
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是学校推动劳动教育改革
深化“五育并举”培养体系的关键一招
希望培养更多“知行合一”的
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在学生组织与考核方面
学校要求所有新生
参与相关基础劳动
成绩纳入第一课堂管理

🥬种什么?丰富到你流口水~
二月兰、小白菜、菠菜、萝卜、香菜、生菜……
种子由学校统一购买
分发给各个班级从播种到收获
全程由农林专业老师指导技术有保障,种菜不“翻车”!

学生不仅要负责田间种植管理
还要观察作物生长规律
记录劳动心得
💡劳动的价值,不止在田间!
基地还设置了
多维度的“价值实现通道”:
学生可通过市场化运营
售卖部分蔬菜
直观感受劳动创造的经济价值
也可将部分成果
定向赠予社区居民
传递温暖
还可与学校饮食中心联动
将新鲜蔬菜直供校园食堂
让师生共享劳动果实
劳动的意义
被长江大学“玩明白了”!

🗣️ 学生们说:“我们种的不只是菜”
这个新鲜有趣的场景
也被同学们发布了各个社交平台
“我在长江大学种白菜”
“欢迎来长江大学种田”
"快来长江大学,我教你种地"
……
引发了全国网友的围观




种地这件事
学生们怎么看
↓↓↓
长江大学资环学院12501班团支书汤俊铭:班上的同学听说今天要来种地,都来得很早,主动提前来拿工具。

长江大学教育与体育学院 张车佳: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说不定以后在食堂吃到的樱桃萝卜,就是我们自己种的!和我一样,许多同学都对这门“田间必修课”充满期待。

长江大学劳动先锋团种植组张昕轶:我经常帮着家里做农活,所以主动报名了劳动先锋团种植组。先锋团同学之后还会接受培训,帮助同学们把菜种得更好。

翻土是开始,成长在路上每一滴汗水都算“学分”每一次弯腰
都靠近土地与生活
你羡慕了吗?
(来源:荆州发布综合长江大学/编辑:向倪僮/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