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荆楚答卷 | “种子”基金育“森林”
“尖刀”工程成果亮相,展示了湖北在原始创新上的先发优势,而成果转化落地运用,则凸显了湖北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上营造出的良好生态。今天下午,湖北围绕一批首创技术成果转化进行了集中签约。
在首创技术与产业融合案例发布大会上,座位的安排很有讲究。第一排是“尖刀”工程的成果发布人,第二排是省内外的投融资机构和企业,这样的“紧密结合”,让成果、资本和产业有了更亲密的互动。来自复旦大学的马剑鹏,分享了他和武创院的故事。
复旦大学复杂体系多尺度研究院院长、奥泊(武汉市)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 马剑鹏:我们是在武创院的拨转股机制下成立起来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觉得来到了武汉绝对是来对了。
马剑鹏团队的“AI 蛋白质设计平台”技术,在湖北落地仅仅半年,就通过武创院的支持,实现了成果转化。一年来,湖北在全国率先启动省级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40个平台为技术产业化铺设快速通道。创新机制,推出“人才贷”,在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新兴前沿领域培育一批开拓者。还分别设立了100亿元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母基金、20亿元的“长江人工智能基金”,重点聚焦算力基础设施、“AI+”行业应用等核心赛道。嘉道资本创始人龚虹嘉今天就再次对湖北的科技成果进行了投资。
嘉道资本创始人 龚虹嘉:现在我们湖北开始意识到,在天使投资前面还有一个叫种子基金,就是把这些科学家在实验室的一个偶然发现,怎么让他去验证、去完善,可能他连公司都还没有,那这时候你要给他的钱,他比较重视,所以湖北搞了一个种子投资的母基金,这是在全国也算是第一个。
10项成果产业化发布,7个投融资机构跟进对接,一批湖北企业在台下摩拳擦掌,这正是湖北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的生动写照。
基石资本合伙人 陈延立:我们国家从跟随、模仿再到并跑、再到领跑,最终还是要取决于原创和一些前沿性技术的突破,我们也更愿意跟这样的一些科学家、一些企业家联手,开创更大的一些市场。
(长江云新闻记者 徐嵬毅 王珣 卞勇 唐清辉)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