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套!江汉大学“地震断层模拟试验装置”达国际领先水平
11月4日,江汉大学“地震断层模拟试验装置”验收评审会在汉举行。专家组听取了项目组研制报告,经质询与讨论,一致同意该装置通过验收,认为该装置填补了土木工程领域模型试验研究所需的断层模拟科学仪器空白,其研制水平、技术参数与性能领先于现有国际水平,并建议充分利用和发挥该科学装置的优势,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做好科技服务。

验收评审专家组由石家庄铁道大学杜彦良院士、长江设计集团钮新强院士、江汉大学谢先启院士、同济大学朱合华院士和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盛谦研究员、中铁一院刘赪教授级高工组成。

验收评审会前,专家组到精细爆破全国重点实验室江夏野外实验基地,实地踏勘并观摩“地震断层模拟装置”试验现场,对其大尺度、大位移、大负载和三维空间运移模拟功能给予高度评价。

目前,我国高原铁路、水电开发等“世纪工程”,正面临强震断层致灾的严峻挑战。世界各国一直在探索能准确模拟活动断层的大型物理实验装备,解决制约工程抗灾技术突破的“关键瓶颈”。
江汉大学直面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由谢礼立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依托学校“产学研用转”五位一体创新联合体开展专项攻关,历经4年,成功研制出这套全球首台套大型多功能活动断层模拟试验系统。该装置彻底突破了传统地震模拟振动台仅能复现“地震动”、无法模拟“断层位错”的固有局限,在国际上首创了大尺度(平面17m×7m)、大位移(1m)、大负载(500t)和断层三维空间运移模拟功能,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式突破,为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精细爆破全国重点实验室已聚焦高原铁路等国家重大工程,启动全球首次大尺度韧性隧道结构的跨断层物理模型试验,旨在揭示隧道在断层作用下的灾变机理,为实现“活动断裂—工程损伤—工程灾害—灾害预警”全过程防控提供关键技术。
该装置的投入使用,将推动我国强震区交通、能源基础设施的抗震设计理念发生根本转变——从传统的“被动避让”迈向科学的“主动防御”,为重大工程安全提供不可或缺的科技支撑。
(长江云新闻记者 汪佳睿 吴宝洪 通讯员 赵国臣 余亚华 易俊)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