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洪湖莲藕,创下三个“全国第一”

江汉风  2025-11-02 10:45:23
分享到:

淤泥里的脆嫩藕尖、货架上的真空藕片、餐桌上的浓醇藕汤…… 在洪湖,一根莲藕从破土而出到端上餐桌,每一步都有“标准”保驾护航。近年来,在荆州市、洪湖市两级市场监管局的精准服务下,洪湖市水生蔬菜产业以“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为指引,织就一张覆盖全产业链的标准网,让洪湖莲藕稳稳拿下面积产量、加工产值、市场份额三个“全国第一”,成为响当当的“国民藕”。

谁能想到,如今的“藕中明星”,曾因“无标可依”陷入困境。过去,洪湖莲藕没有统一品质标准,有的藕段粗细不均,有的口感粉脆不一,即便顶着“洪湖”名号,也难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洪湖莲藕喜获丰收

为让好莲藕卖出好价钱,洪湖市把“标准化”当成产业升级的“金钥匙”:牵头或参与制定4项省级标准、37项团体及企业标准,还联合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等“智囊团”,打磨出109项标准组成的全产业链体系。从种苗选育的“第一粒种子”,到田间种植的“每一寸水位”,再到加工车间的“每一道杀菌工序”、物流运输的“每一度温控”,甚至包装上的“每一个标识”,都有明确规范,真正实现从“田间”到“舌尖”的全流程品质守护。

标准赋能,驱动莲藕产业“节节攀升”

走进洪湖的莲藕加工车间,自动化生产线正按照标准快速运转,新鲜莲藕经过清洗、切分、杀菌,变身藕粉、藕带、藕丁等56种产品,顺着标准供应链走向全国商超、电商平台,甚至漂洋过海端上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消费者的餐桌。这背后,是两项关键标准的“硬核支撑”:《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洪湖莲藕》划定“保护圈”,从产地环境到包装储运,给莲藕品质上了“双保险”;《新鲜藕带采后包装与运输规程》破解“保鲜难题”,让刚采摘的藕带能以最新鲜的状态抵达消费者手中,损耗降了、附加值高了,供应链也更有韧性。

“洪湖莲藕”系列产品

数据最有说服力,2024年,洪湖已有46家莲藕加工企业“抱团发展”,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年加工莲藕20万吨,加工产值突破30亿元,占全省莲藕加工产值的36%,一根小莲藕,撑起了百亿级大产业。

标准铸魂,激活品牌与效益双引擎

2025年9月,第六届中国质量大会上,“洪湖莲藕”从众多区域公共品牌中脱颖而出,在单一品类中位列第一,还入选十大典型案例——这份荣誉,是“标准铸魂”的最好见证。

赏荷花、摘莲蓬

此前,“洪湖莲藕”已收获诸多“高光时刻”:2024年8月,湖北“莲七条”政策明确其为全省莲藕唯一区域公用品牌;2025年4月,“洪湖藕汤”拿下“湖北精品”称号。而这背后,离不开省市县三级市场监管部门的持续发力,连续三年将其纳入省级质量提升示范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让“洪湖莲藕”的品牌成色越来越足。

产品自动化工厂

如今的洪湖,不仅是“莲藕之乡”,更是“标准示范地”。123家经营主体与200多个村庄“手拉手”,3.5万户农户靠着种藕年均增收超4800元,近10万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2025年,洪湖莲藕种植面积扩至22.5万亩,预计年产量超32万吨,综合总产值有望突破120亿元。从“按经验种藕”到“按标准发展”,洪湖莲藕正以更鲜活的姿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记者:荆文静 通讯员:严明 徐文红

编辑:向倪僮

一审:唐杰

二审:王桃芳

三审:江敏

责任编辑 姜琪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