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我们 | 朱芳:誓把荒地变良田 “名誉村长”蹚出共富新路
在恩施州巴东县溪丘湾乡营盘村,在外打拼多年的朱芳,回到深山深耕生态农业,新时代的我们,来看她的故事。
一大早,朱芳带着村民来到营盘村富硒紫山药基地,查看紫山药长势。这片500多亩的基地,正是朱芳返乡创业的“主战场”。30年前,渴望走出大山的朱芳,远赴广州打拼。2017年,事业有成的朱芳因母亲的突然病故萌生了回乡的念头。时逢地方政府对在外游子发出“返乡创业、建设家乡”的呼唤,更加坚定了她返乡创业的决心。创业从哪里入手?朱芳敏锐地瞄准了紫山药市场。2018年,朱芳成立湖北军梦生态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组建巴东县海宇紫玉淮山专业合作社,在营盘村通过流转土地尝试种植紫山药。
湖北军梦生态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 朱芳:以600块钱一亩租乡亲们的地,再让乡亲们平时在我们这儿务工、就业,我们实行的是“五个一”,统一种子、统一技术、统一培训、统一管理和统一销售。
然而在创业初期,村里交通不便成了制约合作社发展的最大“瓶颈”。厂房建材运不进来,成熟的紫山药又卖不出去,创业头一年就亏损了80多万元。但朱芳没有放弃。在当地政府和驻村工作组的协调帮助下,很快打通从村主干道到基地和厂房的产业路,破解了合作社发展困境。
恩施州巴东县溪丘湾乡党委副书记 王梅芳:从厂房改造、设备升级到科研项目落地,还包括新修产业路,协助合作社土地流转等等,从企业落地到生产到销售,我们提供了全流程、全方位的一个服务。
在当地农业、妇联、人社等部门的创业帮扶和技术指导下,勤奋爱学的朱芳很快成为紫山药种植领域的“行家里手”。她大胆探索,改变紫山药垂直生长的习性,采用浅生槽让紫山药“躺”着长。朱芳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以营盘村500多亩富硒紫山药核心基地,带动周边4个村发展联合基地5000多亩,1000多农户跟着受益。
恩施州巴东县溪丘湾乡营盘村村民 陈振全:合作社租我们的土地,给我们老百姓增加了一部分收入,同时我们老百姓上了年纪不能到外地打工的,在这里平时做工也增加一笔收入。
朱芳还引入紫山药面条等精深加工,构建紫山药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同时,她还因地制宜发展恩施小土豆、富硒蔬菜等生态农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多年的坚守与付出,让朱芳和她的合作社收获了诸多荣誉。合作社被评为州级、省级示范社,军梦生态农业也被认定为“州级龙头企业”。朱芳本人也获得了巴东县“巾帼建功标兵”等称号,并成为巴东县政协委员和县工商联委员,今年还被聘为营盘村“名誉村长”。
湖北军梦生态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 朱芳:希望我们的紫山药产业以后成为“一村一品”,以后成为地标产品,也让更多的人吃出健康。
(长江云新闻 巴东台记者 谭明黎 通讯员 郑春艳 田黎明 编辑 谢宝莹 责编 蔡琛 编审 梁延)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