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阳新:重阳敬老情暖乡野 乡贤反哺筑梦家园
秋阳杲杲映乡关,菊酒飘香醉重阳。10月29日,恰逢传统重阳敬老节,阳新县陶港镇李才村文化礼堂内,130多位60岁以上的老者齐聚一堂,或围坐寒暄、共话岁月沧桑,或围桌博弈、消遣闲暇时光,或细品佳肴、乐享节日盛宴。人人脸庞上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一幅邻里和睦、敬老爱老的乡村温情画卷跃入眼帘。

这场暖意融融的节日盛宴,背后凝结着李政、李远健、李名松、李相英、李远介等5名青年乡贤的拳拳赤心。
作为土生土长的李才村人,他们在各自的行业领域深耕细作,凭借实干闯出了一片天地。即便常年奔波在外,家乡的一草一木、长辈的殷切关怀始终萦绕心间,反哺故土、回报乡邻的心愿从未改变。
“我们都是喝家乡水、吃家乡饭长大的,如今有能力为看着我们成长的长辈们尽一份孝心,把祖辈传下的孝道文化接续传承,这份欣慰与荣光难以言表。”青年乡贤李远健朴实真挚的话语,道出了所有在外乡贤的共同心声。
这份跨越山海的牵挂与反哺,让这个重阳佳节更添一份绵长厚重的温情。

聚餐前夕,村“两委”与驻村干部巧妙借这场团圆盛会,召开了“三资”湾组座谈会。大家围坐一堂,面对面倾听村民诉求,实打实通报村务进展,心贴心共商发展良策,让敬老的温情与村务的务实相得益彰。
在李才村,敬老爱老不仅是流淌在血脉中的传统美德,更化作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而蓬勃兴起的特色产业,正为这份美好愿景筑牢根基。
近年来,在村“两委”的牵头引领与中国银行阳新支行驻村工作队的精准帮扶下,李才村立足本地资源禀赋,锚定生态发展方向,精准施策培育特色产业。花卉苗木、秋月梨、杂柑、油茶等一批生态产业项目在山间落地生根,每年可为村民提供1000多个务工岗位,实现务工收入150万元以上。
“你们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题,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打心底里感谢你们!”78岁的村民李名海紧紧攥着驻村工作人员的手,眼中满是感激。
特约记者:倪胜林
一审:马婷婷
二审:张贵华
三审:朱兰青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