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密西西比河流域对话会在武汉举行
长江和密西西比河分别是中美两国的母亲河,这两条母亲河也共同见证着中美地方合作的活力。10月29日,2025“长江—密西西比河流域对话会”在湖北武汉举行,来自中美两国地方政府、机构、企业、高校的100多名代表,展开了一场跨越太平洋的智慧交融。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沈昕在致辞中指出,中美两国的母亲河,用奔腾不息的水流见证了两国的发展、民族的繁荣与社会的进步。
长江,是中国治水理念与方式的体现。中国在长江保护治理上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长江干流水质连续多年保持Ⅱ类,实现了“碧水东流”。对话会上,一个个长江的故事,成为与会嘉宾了解湖北、理解中国的绿色注脚。
世界市长联合会总干事阿布杜拉耶·姆本格对《长江新闻号》记者表示,“湖北对长江进行生态修复,并将其打造成旅游景点,这一做法非常巧妙。如今我们来到这里,就是要重新凝聚合作力量。我认为,双方合作的潜力非常大,我们需要一个完善的框架和机制,让学生能够互访、企业能够合作、民众能够交流。要定期沟通、持续互动,这也是我们接下来打算推进的工作。”

密西西比州纳奇兹市市长丹·吉布森表示,“我们很幸运,能够共同探寻合作之道。我认为,这对世界其他地区而言也是一个典范,因为你们曾拯救了一种濒临灭绝的物种江豚,将其数量从仅仅1只繁育到了1000多只。这里人们对环境的这份热爱,理应成为我们所有人的榜样。”

人与城市、河流,如何和谐共生?这是长江流域和密西西比河流域人民面临的共同挑战,也是对话会上最为关注的话题。
长江水利委员会总规划师徐照明指出,人民护佑江河,江河造福人民,这是大家对于江河治理的一个共同的启示,说明我们无论是在技术、经验还是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在我们的河流治理中间,都有非常多的交流空间。这样能够把世界上的两条著名的大河治好,也能够共同造福两国人民,为中美的友谊也能够增加新的内容。

会上,《长江—密西西比河流域合作发展武汉倡议》正式发布,双方将共建未来城市伙伴关系、深化人文交流合作纽带、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共同挑战、提升航运物流联通能力。中美青少年代表还共同宣读了《“关爱生态,携手同行”中美青少年共护大河愿景》。
湖北大学美籍外教乔烁说道,“我觉得中美交流非常重要。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就可以变得越来越友好,然后更变得更熟悉。”

美国前助理国务卿、美国腹地中国协会副主席董云裳对《长江新闻号》记者表示,“我认为双方的对话应该持续下去,让两地人民一起集思广益,聚焦于解决两地民生所面临的实实在在的问题。取长补短、相互借鉴,最终为两个流域沿线的各类地方问题提供解决之道。”

监制 洪燕
编审 田园 王强
记者 解炜 张六超 何可 吴天择
编辑 吴天择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