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三季报 | 随州:这些部门单项工作为啥能走在前列?

城市竞争力的高低,从本质上讲,不仅仅取决于硬环境的好坏――基础设施水平的高低、经济实力的强弱、产业结构的优劣、自然环境是否友好等,还取决于软环境的优劣。因此,软环境好不好,正是经济实力较弱地区能否实现城市能级跃升的关键因素。
在区域竞争百舸争流的今天,一个发展不够充分的新兴城市如何在你追我赶、“有喜有忧,忧大于喜”的严峻形势中破局?2025年初,随州市委主要领导指出,要以单项工作走前列带动整体工作争进位。让人人肩上都有“使使劲能挑动”的担子,个个头上都有“跳起来摸得着”的目标,确保每个部门都有1到2项工作走在全国全省前列,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排位“争上游”。这种将宏观战略微观落地的智慧,正在随州结出累累硕果。

当下,三季度已经收官,决胜四季度、力争全年全域精彩正在成为各地各部门最紧迫的任务和目标。纵观过去的三季度,我们也欣喜地发现,随州市相当多的部门正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初步实现了单项工作走前列的阶段目标,甚至还有一些部门跳起来摘桃子,在单项领域崭露头角、在全省乃至全国步入指标前列:随州市信用排名实现百位跃升、首次跻身百强地市;随州香菇品牌与茅台酒、景德镇瓷器等知名国货同框入列、首次进入全国地标产品综合价值十强;随州博物馆热度跻身全国市级馆前列;随州市工业与民间投资增速双双领跑、投资亿元以上项目签约金额增幅全省第一……这些如珍珠般散落在各单项领域的亮点,它们的出现绝非偶然。它们串联起的,是一座城市在“短期应对、中期拓新、长期转型”战略指引下,以精准发力实现重点突破,进而带动全局跃升的生动实践。
“单项突围”破题,重点在敢于突破常规、大胆创新。当“随州香菇”按照市政府年初确定的品牌推广新思路,不再固守本地采取主动出击走向全国推广之时,我们都相信,200亿元品牌价值绝不是它的终点,随州香菇重回本该属于它的引领全国菌类市场的角色这条路必定不再是渐行渐远,而是越来越近。
同样实现历史性突破的还有“随州香菇”龙头企业。当品源公司的“菇的辣克”香菇酱摆上美国6.1万家商超货架,这个传统产业正在完成一场惊艳蜕变。经历诸多波折困境之后,品源走上了年均增长60%以上的发展快车道,这对于随州传统优势产业来说,意义深远。
有人说这是随州香菇的二次复兴,其实不无道理,在全国香菇种植遍地开花的当下,要实现地域品牌突起并不容易,随州的秘诀在于打通任督二脉:一方面编制生产技术标准白皮书夯实品质根基,一方面构建“1+1+3+N”品牌矩阵拓展市场疆域。仅今年,随州农业部门和商务部门就频频出招“搭舞台 给平台”,全年17场推介会达成20亿元意向订单,从种植到深加工、从线下展销到线上表情包创作均完成了目前市场上“首位”创新。更值得称道的是,供应链平台与“神农码”追溯系统的无缝对接,让每朵香菇都拥有数字身份证,这种“从田间到舌尖”的全程可控,正是品牌溢价的核心竞争力。

闯入全国信用城市百强榜?历来低调的随州在过去可能想都不敢想,而今,随州从全国地市排名200名开外跃升至第99位,首次跻身全国信用百强城市,创历史最佳成绩,这可谓是完成了一次漂亮的“撑杆跳”。在这背后,不仅是排名的提升,更是运用新技术实现弯道超车的一次创新尝试。通过数字化赋能,随州用1700万条信用数据搭建起“守信者一路绿灯”的通行证。随州市发改委牵头构建的信用体系,让273万条“信易贷”数据成为企业的“信用资产”,而失信修复“一件事”改革更是让56家企业重获新生。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随州对“信义有礼、向上向善”城市精神的千年传承,更是当代治理中信用赋能民生的暖心托举。
随州文旅在单项领域突破同样不乏亮点。在全国文旅都处于全面“内卷”的当下,随州博物馆跻身全国市级馆第十二位,这个“金字”招牌取得,靠的不是文物存量,而是创新变量。今年,完成提升改造后的博物馆,借助VR、AR等技术让青铜器“活”了起来——游客可以“穿越”到战国宫廷参与编钟演奏,在裸眼3D大屏前与国宝对话。这种“文化+科技”的融合创新,使随州这个文物“原产地”大市在国庆期间亮点纷呈,博物馆日均接待游客超1.3万人次,草甸子历史文化街区当日游客峰值突破4万人,这些新竞的网红打卡点,正在成为随州文旅融合的“新顶流”。从静态展示到沉浸体验的转变,是随州文旅与多方共同执笔,以科技之力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描摹出可感、可触、可对话的生动面貌,从而在激烈的文旅竞争中成功“出圈”,实现了从“资源禀赋”到“发展动能”的有效转化。

经济战线更是捷报频传。1-8月,随州工业投资与技改投资增速双双领跑全省,分别增长37%和33.8%。这组亮眼数据的背后,是随州紧抓设备更新政策机遇的精准施策。昌宏纺织的智能化改造、天一智能的扩产升级、琅菱智能的技术突破,共同勾勒出制造业“智改数转”的生动画卷。更值得一提的是,随州上半年民间投资劲增19.6%,增速全省第一。上半年随州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59个,合同金额1067.4亿元,同比增长105.6%,金额增幅位居全省第一。金龙新材料、坤石容器等企业的成功扩能,见证了以新技术带来的新机遇、新增长。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各地营商环境的“软实力”比拼,而随州正以“驻联包保”“帮办代办”等贴心服务,在这场同台竞技中赢得了企业的“信任票”,凝聚起推动产业向“新”而行的强大向“新”力。
纵观这些走在前列的单项工作,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特质:随州善于将传统文化基因转化为现代治理优势,将政策机遇转化为发展动能,以创新思维覆盖地域短板,以主动作为回应唱衰声音,以为民情怀夯实城市底座。这些单项工作的突破,正如一套精心设计的“组合拳”,在各自领域打出精彩后,正在产生强大的协同效应。我们也相信,以先进为示范,那些踟蹰不前、无为而治、懒政当道的部门与机构,必定也会知耻后勇,奋起争先。
“单项工作走前列”,这一战略的高明之处——它让每个部门都成为改革创新的参与者和发动机,共同推动随州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扎稳打、稳步前行。
(长江云新闻记者 雷少军 周科屹 张燃 通讯员 张杰 刘青松)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