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 · 重阳丨又至重阳,这些习俗你了解吗?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如期而至。古人以“九”为阳数,双九相重故称“重阳”,它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外的传统节日,更藏着中国人对岁月、对长辈最深情的敬意——登高避灾、插茱萸辟邪、赏菊花寄情、饮菊花酒养生,每一项习俗,都是时光沉淀的生活智慧。



古人认为“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是“重阳”,此时阴气开始渐长,有“不祥之气”会聚集在低洼处。登到高处,能远离“邪气”,保障自身安全。登高也象征着“步步高升”“高寿长久”,人们通过登高的动作,寄托对健康长寿、生活顺遂的美好愿望。重阳节天高气爽,景色宜人,此时登高既能欣赏秋日风光,也符合秋季外出秋游、锻炼身体的时令需求。


菊花在深秋迎寒绽放,不与百花争春,被誉为“花中君子”。赏菊,暗含对生命力的赞颂和对吉祥顺遂的期盼。在古人眼里,菊花被视为“长寿之花”,有“轻身益气、令人长寿”的说法,认为喝了菊花泡的酒,能祛病健身、延年益寿。另外,重阳节正值菊花盛开的旺季,赏菊是顺应秋季物候的休闲活动。因此,赏菊、饮菊酒逐渐成为重阳节的标志性习俗,流传至今。


古人认为,茱萸有特殊的香气和灵性,在“九九”重阳、阴气渐长的日子,这种特殊香气能够驱散邪气、抵御鬼魅,因此会把茱萸插在门上,或者插在发髻上、佩戴在身上,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灾祸侵扰。另外,重阳节虽秋凉但仍有蚊虫,茱萸香气能驱赶蚊虫,减少因蚊虫引发的疾病。


若无法陪在长辈身边,一份“云端关怀”同样珍贵:打一通视频电话,教父母用手机拍秋日风景;寄一盒软糯的重阳糕,附上手写卡片“愿您岁岁安康”;甚至可以在线上为他们预约一次健康体检——爱,就是把细节装进心里。
时光在流逝,长辈在变老
重阳节提醒我们
陪伴无需等待,心意贵在日常
收藏一张清单
传递万分温暖



「回忆杀」相册:
将手机里的家庭照片整理出来,打印成册,写下每张照片的时间与故事,让长辈翻阅时满是温暖。

「岁月味」食谱:
学做一道长辈年轻时爱吃的菜,或是陪他们一起包饺子、煮汤圆,用美食串联起美好时光。

「慢生活」约定:
陪长辈逛一次菜市场、看一场老电影,或是简单地坐在阳台晒太阳、聊聊天,让时光慢下来,让陪伴更长久。
无论你在长辈身边
还是身处远方
今天都请向他们道一声:
重阳节快乐!
愿岁岁安康,
福寿绵长!

全媒体记者:尚娟
图片:AI生成
编校:莲花
责编:尚娟 都正红
审核:秦志鹏
终审:李广儒 李运方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