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阳新:秋粮抢收按下“加速键” 稳稳托住农户“粮袋子”
“再等下去,百余亩中稻就要烂在地里了。”10月28日,黄石市阳新县三溪镇种粮大户佘景涛的声音里透露着焦灼,从电话里传到县农机服务中心。彼时,他家的中稻已沉甸甸弯下腰,到了最关键的收获期,可收割机械“一机难求”,一年的汗水眼看要随风雨付诸东流。

这样的求助,并非个例。自今秋中稻开镰以来,阳新县农机服务中心的电话多次响起,每一通都带着农户相似的焦急。受跨区农机支援不足影响,阳新县秋粮抢收遭遇季节性“机械荒”,这颗“定心丸”缺位,让农户心里发慌,也成了农机服务团队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农户的需求就是命令。”没有丝毫犹豫,阳新县农机服务中心即刻启动应急机制,一场与时间赛跑、与天气较量的“抢收保卫战”迅速打响。工作专班第一时间沉下去,对全县农机资源展开拉网式摸排,每记录一台可用机械,就为抢收多添一分底气;农机维修应急服务队的师傅们则亮起“夜灯”,扳手在手中翻飞、螺丝刀不停转动,加班加点检修抢修,只为让每一台农机都以“满格状态”奔赴稻田战场。

盘活本地资源只是第一步,打破区域壁垒才能解燃眉之急。阳新县农机服务中心紧急搭建镇(区)间互助调度网络,协调电话一通通打、对接工作一次次跑,终于让3台性能优良的联合收割机从周边区域火速驰援。当应急抢收服务队的机械开进佘景涛的稻田时,轰鸣声响彻田间,金黄的稻穗被卷入机身,饱满的谷粒不断落入粮仓——佘景涛悬了多日的心,终于随着颗粒归仓稳稳落地。
这场高效调度,是阳新县农机服务中心化解风险、挖掘潜力的生动实践,更用“农机速度”守住了农户的收成。而这份从容背后,是阳新县农机服务体系的持续升级:今年以来,在县农机服务中心推动下,省农机作业技术服务队阳新县分队串联起68家农机合作社,搭建起“线上派单、线下服务、全程监管”的数字化服务网络。

从过去农户“找上门求帮助”,到如今服务“送上门解难题”,“一站式”农机服务正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机械动能”。数据见证成效:今年秋收秋播关键期,这张服务网保障40余万亩水稻及时归仓,助力35万亩油菜按时播种。如今,农户看着满仓的粮食,笑容比稻穗更耀眼——这笑容里,是“粮袋子”稳稳的安全感,更是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
特约记者:张丕兴 通讯员:刘侃
一审:周子宸
二审:张贵华
三审:朱兰青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