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水改旱 散改集 荆州全面推行畜禽养殖新模式

长江云新闻  2025-10-29 18:30:08
分享到:

今年以来,荆州全面推广畜禽养殖“水改旱、散改集”绿色养殖模式,将蛋鸭传统“水养”改为“旱养”,将生猪、蛋鸭等畜禽由分散养殖改为集中规模养殖,有效降低畜禽养殖对洪湖流域水环境的污染隐患,助力洪湖流域治理。

在江陵县熊河镇,一个投资1000万元、占地200多亩的江陵县蛋鸭养殖小区正在紧张建设中。建成后,蛋鸭存栏量可达25万羽,可带动20多户养殖户共同发展。与传统的“水养”不同,这里的蛋鸭将采用“旱养”模式。

湖北星云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 李晖:有52套养鸭大棚,目前已经完成26套,还有26套正在建,预计12月30号前完成全部建设。建成以后,这个蛋鸭的产值相较于传统的水养,每一只的利润会提高5元。

从“水养”到“旱养”,不只是简单的从水塘到陆地,鸭粪如何处理、污水如何回收利用?背后是一整套环保处理工艺和养殖模式的转变。把农户蛋鸭等畜禽房前屋后、沟渠塘边等分散养殖改为集中养殖,聚焦蛋鸭养殖、尾水治理的痛点、难点、堵点,大力推动蛋鸭养殖“水改旱”,不仅经济效益提升20%以上,环保作用更加突出。

荆州江陵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主任 郭永虎:实现旱养之后,同样是5000羽的规模,它一年产生的污水量,可能不会超过100m³,源头上减少污水,经过一年实践,对比传统水养可以节约饲料10%。

除了“水改旱”,“散改集”也是另一重点。为了有效破解既要保供给,又要保护生态的现实难题,荆州出台《荆州市全面推广畜禽“水改旱、散改集”绿色养殖模式行动方案》,让洪湖流域1297户规模以下畜禽养殖户规范化集中,实现集中建舍、分户养殖、统一治污、达标排放。总投资7800多万元,今年5月投入运营的监利温氏尺八生猪养殖小区,除了企业自身运营,还吸纳了本地14户养殖户入园养殖,年上市肉猪7.37万头。

监利温氏畜牧有限公司行政经理 黄继:我们是经过两级AO生化处理,处理出来的水可以达到三级农灌标准,猪粪也是经过固液分离了之后,在猪粪棚区经过厌氧罐发酵,制成半成品有机肥,全部都是进行了农业的循环利用。

荆州监利市畜牧兽医发展中心副主任 胡振:自从洪湖流域治理以来,我们这边采取的关停一批,整改一,取缔一批。截止目前 ,从原先的接近1600户降到了600多户。

荆州计划花三年时间,在控制总量基础上,力争到2028年末,基本淘汰蛋鸭传统水养散养模式,新建或改扩建330个旱鸭养鸭场,存栏300万只。同时,关停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生猪散养户,新建或改造9个生猪养殖场,年出栏生猪40万头。

荆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陈双胜:经过测算,完成“水改旱和散改集”后,我们全市将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稳定在90%以上,总磷减排将下降9%,对洪湖流域生态保护的贡献率将达到14.5%。

长江云新闻记者 温少海 何进

荆州台 洪湖台

责任编辑 吴松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