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汇志愿服务团队情暖“老小”,为社区注入青春动能
“暖桑榆,育未来”。近期,武汉工程大学电气信息学院知音汇志愿团队创新服务模式,聚焦“一老一小”,搭建老有所为、少有所长的社区服务平台。
传播核心价值,为老服务有“高度”
为切实解决社区老年群体的生活需求,知音汇团队开展多期合唱教学课程。9 月 19 日,大舒社区老年合唱团在佛祖岭街道同兴广场举行了红歌联唱表演。合唱团的成员身着统一的红色演出服,在志愿者的指导下,以饱满的热情、嘹亮的歌声,调整着演唱的节奏与和声一首首经典红歌依次唱响,激昂的旋律唤起大家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基层治理,创建美好社区环境。10月17 日,知音汇团队成员参演大舒社区“从‘占地种菜’到‘共享花园’的社区治理蝶变”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展演。团队成员表演的《绿意大舒》节目为观众讲述了大舒社区从环境杂乱、邻里矛盾频发,到绿意盎然、邻里和谐共处的精彩蜕变故事,让居民感受到社区治理的成果。

用实际行动凝聚基层力量。10月25日,知音汇团队20余名志愿者全力协助大舒社区开展“凝心聚力拉近距离,邻里携手共筑美好”为主题的社区拔河比赛,与居民一同书写了邻里同心、活力满满的温暖篇章。志愿者协助社区工作人员梳理报名信息,制作“队伍标识牌”。拔河比赛中,有位年过花甲的居民体力不支,志愿者王同学第一时间上前搀扶,递上温水并细心询问身体状况。比赛尾声,志愿者还为所有参赛居民送上小礼品。“多亏了这些志愿者,比赛办得既热闹又贴心!”居民李大爷笑着说。

弘扬传统文化,为“小”服务有“厚度”
聚焦儿童成长需求,打造“文化浸润+节日关怀”的服务模式。知音汇团队开展了“墨香润心灵,执笔传雅韵”毛笔字练习系列主题活动。书法老师手把手示范横、竖、撇、捺、点等基本笔法,确保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掌握基础要领。孩子们模仿着大人的姿势认真书写,字迹虽显稚嫩却满是认真,居民不时互相交流书写心得,分享握笔、运笔的技巧。

针对传统文化认同培育,结合二十四节气打造系列精品活动。10 月 12 日,大舒社区开展“菊韵寄孝思,巧手暖重阳” 重阳节主题手工制作活动。主持人从节日起源到讲解登高望远、赏菊品茗、佩戴茱萸等传统习俗,在扭扭棒菊花手工制作环节,老师现场演示扭扭棒的裁剪、弯折、缠绕等制作技法,一根根普通的扭扭棒在大家手中逐渐蜕变,各色“永生菊花” 相继成型。制作完成后志愿者引导大家将这份节日礼物赠送给家中长辈、或社区内的高龄、独居老人,以实际行动传递重阳节的祝福与关爱。

结合节气融入非遗文化,10月23日,霜降节气主题麻绳画体验活动中,志愿者为社区居民介绍了霜降节气的气候特征与传统习俗,从“吃柿子” 的饮食讲起,帮助居民全面深化对霜降节气的认知与理解。在麻绳画制作环节,老师现场示范打底构图、线条勾勒、分层粘贴等创作技法,生动呈现 “霜覆万物” 的细腻质感。居民们结合霜降时节的典型景象创意发挥,创作的作品中,金黄麦田、白霜覆叶、红柿满树等画面栩栩如生。

电气信息学院知音汇团队以“一老一小”服务为切入点,以传统节日小支点撬动社区治理大格局,个性化定制服务清单,不断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形式,切实推动“暖桑榆”“育未来”共同发力,让夕阳更红火、朝阳更灿烂。
通讯员:邬桢洁、曹年刚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