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折桂!赵丽宏以“静水流深”的中国诗心,赢得世界共鸣与喝彩
在文学似乎日益边缘化的喧嚣时代,总有一些沉静而坚韧的力量,如深海潜流,默默积蓄,终将喷薄而出,震撼世界。2025年,中国著名诗人、作家赵丽宏先生,便以这样一种“静水流深”的姿态,在国际国内文坛连续摘取四项重量级大奖,完成了其文学生涯中辉煌的“奖项四连冠”,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当代文学不竭的活力与深邃的哲思。

生命哲思:韩国KS国际诗歌奖,里程碑式的认可
2025年10月25日,第十六届KS国际诗歌奖颁奖典礼在首尔“韩国文学之家”隆重举行。赵丽宏先生荣膺本届大奖,而这也是该奖项首次授予中国诗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颁奖典礼上,韩国文学家理事会理事长、KS国际诗歌奖评委会主席崔东镐先生亲自为赵丽宏颁发了奖牌和奖金。评委会的颁奖词精准地概括了其诗歌的永恒价值:“赵丽宏先生以其‘对生命本质的精湛探索,捕捉到人类存在的意义’,他的诗歌‘浓缩了生活的高度和深度,以及其中的希望和反思的信息,给读者留下了持久的共鸣’。”

在获奖感言中,赵丽宏深情地分享了他对诗歌跨越国界的力量的信念:“我想,把这个珍贵的国际文学奖授予一个中国诗人,是韩国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友好和尊重,我心怀感激。”他更将诗歌比作“灵魂的花朵”、“文字的音乐”,以及“在黑暗中发现的亮光”,并坚定地表示:“这个世界如果失去了诗意,如果停止了对真善美的追求,那也许就是人类的末日。”
国际回响:两获意大利大奖一一与国际巨匠的隔空对话

此次韩国折桂并非赵丽宏今年在国际诗坛上的首次亮相。就在数月前的2025年6月13日,他已凭借诗集 《疼痛》 在意大利荣获第二十九届蒙塔莱文学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诗人。
在意大利乌迪内大学的颁奖典礼上,蒙塔莱文学奖评委会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将其与意大利诗坛巨匠埃乌杰尼奥·蒙塔莱相提并论:“赵丽宏的诗深邃而神秘,有时甚至令人震惊。它们让我们感受到赤裸生命的脆弱,犹如百年前初读蒙塔莱《乌贼骨》的读者所体验的那般……我们得以在赵丽宏的诗中读到他所领悟的生命本质。他是一位中国诗歌杰出的代表。”
不久之后的9月,赵丽宏先生又凭借《疼痛》斩获第37届卡马约雷国际诗歌奖。
在第37届卡马约雷国际诗歌奖颁奖词说:赵丽宏先生的文学创作已出版逾百部,作品被译介至世界各国。此次,他以"痛苦"为题展开探索:我们能将痛苦视为生命旅途中的同行者,在日常与流年中,它总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重临。尽管身体与意志之间存在分裂,当泪水淹没双眼,伤痕仍能孕育新的花开,而人依然能挺立于世。赵丽宏并不追求胜利或复仇,而是展现出慰藉、接纳与解脱的精神。痛苦是一种令人卸下伪装、赤诚真实的存在﹣﹣它揭穿谎言,正如诗歌应当揭示真相。正如阿多尼斯在为本书作序时所言:"人类生活在荒诞的世界中,却具备超越荒诞的力量"。犹如那棵化作铅笔的树,在生命的书页上留下轻柔而永恒的印迹。
本土深耕: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诗意的童心未泯
除了在国际诗坛大放异彩,赵丽宏也为孩子们构筑着充满诗意与哲思的文学世界。他的第六部儿童文学作品——《月光蟋蟀》,今年荣膺第十二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这部作品巧妙融合了东方式的诗意哲思与儿童情趣,讲述了一对蟋蟀挚友玉顶和铁头在失散后各自漂泊、历经磨难最终重返家园的动人故事。这不仅是写给孩子的童话,也是一部关于故乡、友谊与成长的寓言,展现了赵丽宏文学创作的广度与温度。
静水流深:用半世纪孤独行走,叩问生命本质
纵观赵丽宏先生2025年的四项大奖——从意大利的《疼痛》到韩国的生命哲思,再到中国的《月光蟋蟀》——贯穿其中的,是一条清晰而坚韧的精神主线:对生命本质不倦的探索与对真善美永恒的追求。
赵丽宏先生曾任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在他看来,诗歌是"灵魂在世界中撞击出的回声",是在黑暗中发现的亮光。他坚信,只要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不停止,诗歌的生命力就会一直延续下去。
赵丽宏先生常将自己比作芦苇,欣赏其平凡而又坚韧的生命力。这种从上海的岸边出发,最终走向世界文坛的历程,也正是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出海的一个生动缩影。
在这个追求速成与流量的时代,赵丽宏却以其超过半个世纪的文学实践,诠释了何为“静水流深”。他像一位文学的苦行僧,在心灵的曲折旅程中孤独跋涉,将人生的苦痛、欢欣、迷茫与顿悟,淬炼成诗行。他的创作,从未迎合喧嚣,而是始终向内挖掘,用人品滋养作品,用作品传递人品。他所追求的,不是一时的声名,而是以文字为钥匙,去叩问那扇或许永远无法完全打开的“真理之门”。
这一年四次获奖,不仅是其个人文学生涯的高光时刻,更是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生动例证。它向世界证明:真正有力的声音,往往来自最沉静的深处;能够触动不同文化、不同年龄层读者心灵的,永远是那颗对生命饱含敬畏与热爱的、赤诚的诗心。赵丽宏,正以他静水流深的磅礴之力,让世界听见中国文学的深沉回响。
(通讯员:蒋经韬)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