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湖北公布七起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典型案例

湖北省应急管理厅  2025-10-29 16:04:25
分享到: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正式施行后,湖北省安委办迅速部署工作,并开展全方位宣传解读,全力推动这一创新机制落地见效。

为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两个清单”,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调动从业人员排查、上报及协助治理隐患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与从业人员协同合作、凝聚安全合力,省安委办特此选取并公布以下七起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典型案例。

案例一

2025年5月,湖北文旅襄阳耕读小镇项目施工班组工人李某在小区建设项目30号楼施工现场进行模板拆除作业时,发现该楼栋8层电梯井内有一根用于固定模板的钢丝绳出现严重磨损,且有多处断丝,存在随时断裂的风险。如果钢丝绳断裂,可能会导致模板及部分建筑材料坠落,危及下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同时也会对电梯井内的设备和结构造成严重破坏。李某意识到这一隐患的严重性,立即停止作业,并迅速将情况报告给项目部安全员。安全员立即前往现场查看,确认该隐患属实且属于重大安全隐患。随后,项目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安排专人对该区域进行警戒,禁止人员进入,并组织专业人员对磨损的钢丝绳进行更换,同时对电梯井内的其他固定装置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无其他安全隐患。经过及时处理,该隐患被成功消除,避免了可能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根据项目部制定的《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对报告重大安全隐患的员工李某给予1000元的现金奖励,并在项目部进行通报表扬。

案例二

2025年5月14日,湖北工建联投青山武丰地块项目门窗班组长黄某在乘坐施工电梯过程中,发现电梯司机操作生疏,经核对梯笼内张贴的操作证件,确认实际操作人员与证件信息不符。黄某第一时间通过湖北工建自主研发的“安巡云盾”隐患报告奖励系统,将问题及具体位置上报。项目部管理人员接到系统弹窗提醒后,立即现场核查,发现系某工人为图便利,在电梯司机离岗期间私自操作电梯。项目部随即对违规操作人员予以清退,并对涉事电梯司机进行安全教育,严禁擅自离岗。此次隐患的及时上报,有效避免了潜在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湖北工建“安巡云盾”系统奖励规定,黄某因此次上报获奖励1000元。据统计,在2025年5月至10月期间,黄某通过该系统累计上报多项隐患,共获得奖励3500元,体现了其高度的安全意识,也反映出“安巡云盾”平台在鼓励全员参与安全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

案例三

2025年7月27日15时13分,武汉天河机场有限责任公司余某在巡检机场东内跑道时,发现跑道接地带附近有金属零部件,余某立即上报,武汉机场安全管理部门、应急救援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判定为飞机零件,怀疑是某飞机掉落,可能诱发飞机故障、损伤等情况。武汉机场随即向空管、航司发布警示,排查该时段跑道起降飞机的情况,最终排查44架次的航班保障情况,锁定问题飞机并提示航司和对方机场,避免了后续航班飞机损伤、机械故障、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可能性。余某的安全生产隐患报告,直接避免了潜在的恶性事故。该公司依据内部制度给予余某1000元现金奖励,并通报表扬。

案例四

2025年8月15日,武汉市中韩(武汉)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环氧芳烃部环氧乙烷/乙二醇装置外操姜某在进行现场巡检时,发现环氧乙烷精制塔C-410附近有异常滴水现象,他随即上报并开展排查。经装置组织排查,发现环氧乙烷精制塔C-410塔釜泵P-410C入口管线弯头焊缝有纵裂纹。运行部立即落实管控措施并组织实施补焊消漏。根据公司发现隐患避免事故奖励制度的规定,对及时发现隐患员工姜某进行通报表彰并给予3000元奖励。

案例五

2025年5月8日,武汉地铁11号线四期四标项目芳梅区间一台汽车吊在龙门吊轨行区内交叉作业,在吊装井进行材料吊装,龙门吊司机陈某发现交叉作业风险后,立即通过对讲机通知井下司索指挥人员暂停作业,及时向项目部管理人员反映该问题。接到报告后,安全管理人员立即停止汽车吊吊装作业,重新协调安排外单位吊装井材料清理作业时间。经过评估,确认陈某上报隐患属实,避免了一起大型起重吊装事故,对现场管理人员、汽车吊司机、司索重新进行安全培训及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并将事故隐患处置报告通报至项目部全员警示。根据项目部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的规定,对该龙门吊司机陈某进行通报表彰并给予1000元奖励。

案例六

2025年5月11日,国网湖北十堰黄龙滩电厂检修分场员工艾某、王某、张某对110kV开关站2号机组出口GIS高压电缆进行绝缘试验时,负责人艾某发现C相外护套绝缘值异常。该隐患可能引发主绝缘短路或接地故障,导致跳闸甚至火灾、触电等安全事故,严重威胁电网稳定与人员安全。艾某第一时间向检修分场及运检部上报该隐患,检修分场组织专业人员对三相高压电缆全段进行细致排查,最终确定电缆金属护套接地点具体位置,及时采取绝缘措施消除隐患。由于艾某及时发现并上报隐患,有效避免了一起七级电网事故的发生,依据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予以员工艾某、王某、张某4000元奖励。

案例七

2025年8月19日,随州某火电厂运行值班员在准备2号机除氧器上水操作时,发现2号机除氧器启动排汽电动门状态异常。该值班员立即现场核查,确认异常原因是该电动门的电动头被检修人员误拆卸,且此时电动头仍处于带电状态,存在误操作或意外送电引发事故的风险。发现隐患后,运行值班员第一时间通知现场检修人员停止作业,同步设置安全警示带禁止无关人员靠近,并安排专人现场监护,从源头防范意外送电、误操作等危险情况发生,有效管控了安全风险。依据公司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该运行值班员因及时发现带电状态下的设备异常、快速采取有效管控措施避免事故,企业决定给予其2000元现金奖励。

通讯员 陈颖  责任编辑 李玲敏

责任编辑 龚晓艺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