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荆州沙市:时光在墙上“生长”,老城在日日常新

江汉风  2025-10-28 15:26:38
分享到:

近日,漫步荆州沙市街头,不难发现这座老城区的墙面悄然“焕新”——从立新街道的沙市风情地标到朝阳街道各社区的“时光记忆”,一面面老旧墙面褪去斑驳,化身会“说话”、会“生长”的文化载体。更令人惊喜的是,这里的墙绘更新从未停步,每天都有新细节、新故事在墙面上“发芽”,让居民推窗见景、出门有忆,“每天路过都能发现不一样的美”。

社区墙绘的动态生长

在立新街道徐桥路与工农路交汇处,那面融合沙市美食与文化的彩色墙绘,自亮相起便成了“流量担当”。墙绘融合沙市特色美食和文化特点,通过涂鸦彩绘等方式,对老旧墙体进行改造,用巧思妙想设计墙绘,连成一道道“美景”,路过的居民也忍不住驻足观看,赞赏设计者的创作,也为社区增添了美丽的色彩。

在杨林堤路社区日化小区,原本单调的墙面披上了绚丽的色彩,为寻常街巷注入了“时光漫步”的浪漫。

而朝阳街道的墙绘更新,则像一场“接力赛”。玉桥小区里,承载着厂区记忆的“老物件墙”正持续“扩容”:继百灵自行车、沙松冰箱后,最近又添了沙东洗衣机、荆江热水瓶,退休职工王师傅每天晨练都要绕着墙走一圈:“以前只画了我结婚时的冰箱,现在连当年厂子里最紧俏的洗衣机都上了墙,这面墙比我家相册还全!”

杨林堤路社区日化小区的“时光漫步”墙绘则走起了“慢更新”路线:先是有小女孩与蝴蝶的主图,然后在墙根添了几株月季,然后在花坛边画了石凳,后来又画了只蹦跳的小猫。“现在这面墙像块‘共建画布’,每天都有新笔触,连风里都飘着创作的劲儿。”社区书记陈红艳介绍。

居民成为故事的主角

这些“每天不一样”的墙绘,早已超越了“美化环境”的范畴,成为居民情感的“连接器”。在高湖台社区的“时光邮局”墙绘前,居民们正围坐讨论:“这里该画个老邮筒,我年轻时给外地亲戚寄信都靠它!”“要不加个‘挂号信’的印章,更有年代感!”从勾勒轮廓到填充色彩,居民全程参与创作,连墙绘里的“收信人”都是社区真实存在的老街坊名字。

更温暖的是,墙绘还激活了代际对话。玉桥小区里,年轻人跟着长辈“认物”:“妈,这‘鸳鸯牌床单’是不是你结婚时的陪嫁?”“爸,‘活力28’洗衣粉的广告语是不是‘活力28,沙市日化’?”长辈们则借着墙绘讲起沙市工业的辉煌过往,孩子们蹲在墙下画速写,把“老物件”变成了新兴趣。

墙绘背后的社区治理智慧

沙市墙绘的“日日新”,源于“居民需求导向”的创作逻辑,都坚持让居民当“出题人”“评卷人”。“我们每周都会收集居民建议,小到一片瓦当的纹路,大到主题的延伸,都尽量融入墙面。”立新街道天井渊社区书记高纯虎表示,这种“动态更新”机制,让墙绘不再是“完成即定格”的工程,而是随着社区生活流动的“活文化”。

如今,走在沙市的街头巷尾,每面墙都在“生长”:有的添了新颜色,有的多了新故事,有的因居民一句提议换了新细节。这些“每天不一样”的墙绘,不仅让老城区焕发新颜,更让文化传承有了温度,让社区记忆有了形状,让居民的幸福感,就藏在那面“永远看不够”的墙里。

编辑:张倩

一审:唐杰

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责任编辑 姜琪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