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木雕:传承·赋魂予木
云上通山 2025-10-28 11:37:14
樟木遇匠心,便有了魂——阴雕藏温润,透雕显灵动,双面镂空见真章,圆雕破“平面”之刻板。通山木雕,自祖辈刻刀传承至今,木里藏着未断的薪火。
通山木雕顺木纹施艺,十多道工序承自老祖宗的严苛要求。在这门手艺的传承者中,叶存艳是极具代表性的一位,他握刀几十年,从生疏到熟练,始终守着“赋魂”的初心。
叶存艳的童年浸着木屑香,父亲递来的老刻刀,包浆里满是嘱托。年少的他深知,宗祠里的忠孝纹样,承载着家族与文化的记忆,不能在这代断了传承。
在木雕创作理念上,“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是通山木雕的传统。父亲去繁就简,让木雕更贴近生活;而叶存艳则在此基础上临摹创新,把这份巧思融入刻刀,赋予木雕新的生命力。
就拿刻“松鹤图”来说,叶存艳守着老纹样的吉祥寓意,又添了现代清爽之感,让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不糊弄工序”,是他刻进骨子里的规矩,也是对木雕艺术的敬畏。
“木头有脾气”,师傅的这句教诲和当年一样在叶存艳耳边回响。如今,他也成了师傅,身边有少年紧盯他的手,连下刀的弧度都细细模仿,握刀的力道渐渐有了传承的模样。他们都盼着手艺能再传几十年。
从一把刻刀到40个徒弟,从县级到省级传承,通山木雕在传承中不断发展,而不变的是传承者们的敬畏与坚守。当老纹样遇上新日子,木上之魂,必将永远传下去。
摄制:乐有钦 曹恒 王谦 徐剑 阮文峰
一审:张文静
二审:唐成
三审:阮班新
责任编辑 姜琪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