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夷陵:分乡香菇迎丰收 合作社撑起“致富伞”
“今年的香菇品质好啊!”10月27日,走进湖北宜昌夷陵区分乡镇普溪河村六组山乡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一朵朵肥嘟嘟的香菇簇拥在菌袋上,浓郁的菌香扑鼻而来,光是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


自点种完成后,香菇需要历经180天的生长周期,跨越夏秋两季。为了让香菇的口感和健康度均达到上乘,合作社负责人刘诚下足了“绣花功夫”。从源头把控品质方面,合作社严选营养配比精准的808号专用袋料作为基质,为香菇生长筑牢“营养基石”。在生长过程中,棚内全面采用遮阳控温、自动喷淋控湿等集成技术,精准调节光照、温度与湿度,将数值控制到适宜香菇生长的范围内,帮助它们渡过夏季高温、深秋雨季等生长难关。

眼下,合作社的香菇已正式进入采摘季,一桶接一桶的新鲜香菇从棚内运出,一派忙碌又喜庆的丰收景象。“我们的香菇有四轮甚至五轮生长期,现在正是头茬菇的采摘期。这轮结束后,要根据菌袋养分情况停养10到15天,补足水分后再进入下一轮生长。香菇采摘季可持续到明年五月份。”刘诚介绍:整个生长周期都需要专人紧密监测,人手一刻也不能断。

繁忙的采摘季,让合作社的用工需求迎来高峰,而这份“忙碌”也为当地百姓铺就了一条家门口的就业路。采摘工人黄文菊说道:“我在这儿干了十几年,一个月最多能挣两千多元!离家近,能照顾家里,还能拿工资,日子过得踏实又舒心。”像黄文菊这样在合作社就业的村民不在少数。据悉,合作社每年招聘四十余名工人,每年支付工资十六万至十八万元。产业不仅撑起了合作社的“丰收伞”,更成为带动当地百姓增收的“致富伞”。

作为夷陵区唯一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的香菇生产企业,该合作社2023年还获得了国家绿色认证及区级示范合作社称号。“今年香菇产量预计九万到十一万斤,销售额保守估计超25万元。”丰收的景象以及外界的认可让刘诚信心满满,“下一步要扩大种植规模,探索香菇深加工产业链,让周边百姓都能发家致富。”
记者:薛丹 王雪娇 通讯员:田宜民
一审:陈铭
二审:朱家梅
三审:高秉龙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