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十四五”文化工作交出亮眼答卷

10月27日,天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决胜收官‘十四五’跨越赶超‘十五五’”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文化引领工作成效。长江云新闻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十四五”期间,天门文化事业与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一、文化惠民活动:覆盖广、体验足


持续开展“文化进万家”“红色文艺轻骑兵”等常规活动,同步举办湖北陆羽茶文化节、荆楚乡村文化旅游节等特色活动,搭配新春晚会、元宵庆典、摄影展、美术展、非遗展演等,群众文化获得感持续提升。
二、文艺精品创作:奖项多、成色高

戏曲《米爹》入选省级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及全国花鼓戏优秀剧目展演,《亮相》斩获省“文华”进步奖并入围屈原文艺奖;天门说唱《传家宝》作为湖北曲艺唯一代表,跻身全国群星奖终评;另有《村官招亲》《长江梦》等10余部作品在国家级、省级赛事中获奖或展演。
三、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实、项目快

出台专项意见支持企业发展,规上文化企业达30家;石家河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博物馆年内完工)、张家湖国家湿地公园等重大项目加速推进,茶圣故里园创成国家4A级景区,新增7个国家3A级景区。
四、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大、影响远

石家河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并列入国家首批重要大遗址清单,出台《关于加强石家河遗址保护利用的意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3集纪录片《石家河古国》、4集纪录片《石家河》,完成389处不可移动文物普查,新增3项省级非遗,现有国家级非遗3项、省级22项,“天门糖塑”“天门蒸菜”等登上央视《非遗里的中国》。
五、文明创建工作:成果丰、引领强

成功创成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涌现中国好人3人1集体、荆楚楷模7名等各级典型;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648个、实践点108个,开展活动超1万场次,获评全国文明村镇9个、文明单位11个、文明家庭3户。
(长江云新闻记者 姚涛 刘莉 通讯员 熊文婷 许磊 图片 胡擎宇 江文驰)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