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洪湖:生态大湖 气象万千
晨光刺破薄雾,湖面碎金闪烁,7000余名跑者呼吸与脚步声惊起芦苇荡中的水鸟,他们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来——奔跑洪湖岸,共绘生态美。

英特丽2025环洪湖马拉松鸣枪开跑。
10月26日上午7时30分,英特丽2025环洪湖马拉松正式鸣枪开跑。这是洪湖历史上首次举办马拉松赛事,来自9个国家的7479名选手齐聚湖畔,其中有专业跑者,也有普通市民;有年仅1岁参加“健康跑”的婴孩,也有年近耄耋之年的长跑老者。
随着发令枪响,跑者们的身影在晨光中拉长,他们迈出的每一步,都在这晚秋的清晨,书写着洪湖与马拉松“牵手”的故事,“奔跑”背后,则是一座城市的不懈努力。
碰撞生态与体育的完美结合
跑者们穿行在湖光水色之间,秋日的芦浪翻涌如金色波涛,残荷点缀其间似水墨留白,花海、荷藕、水鸟、清波……“环湖的路线设置非常完美,绿道旁布满了鲜花,当我奔跑在这条赛道上,不由深深地沉浸在这美景之中。”本次环洪湖马拉松半马女子组冠军殷晓雨说。
马拉松赛道全程环绕洪湖水域,超过80%的赛程沿洪湖岸线展开,香樟、桂花、法桐、中山杉、栾树及香泡等乡土树种点缀赛道,尤其在“全马”后段线路,更强调野趣自然。
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大湖本身。
“我们是第一次到荆州、到洪湖,一来便被壮阔的大湖景象深深吸引。在新疆不曾看到这样的景象。”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双河市89团的跑友李燕、姜鹏、龙承清、张立业,既对洪湖人民的热情好客表示感谢,也对洪湖的生态环境感到欣喜。
感到欣喜的,不只是这些远道而来的朋友们。
近年来,637万荆州儿女践行初心和担当,将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殷殷嘱托转化为攻坚克难的生动实践,将洪湖流域综合治理作为践行“两山”理念的关键战场,锚定“两年见成效、五年大变化”“近期稳住、中期提升、远期转型”目标,打响生态翻身仗,不折不扣完成立行立改任务,洪湖水质达到2016年来最好水平,曾经近乎绝迹的珍稀候鸟重返洪湖越冬,生态红利不断显现。
奔跑者与守护者的脚步,在此刻重叠在一起,成为一次生态成果的集中展示与城市活力的焕新契机。
激荡历史与发展的文明之歌
倘若讲到洪湖,就不能只讲洪湖。这里,不仅是一方碧波荡漾的水乡,更是浸染革命热血的土地。
“洪湖赤卫队的故事家喻户晓,红色历史更是洪湖的灿烂瑰宝。”来自山东的跑友丁建华听着赛道旁传来的《洪湖水浪打浪》优美旋律,心情格外舒畅。
英雄的土地,自有英雄的人民。
将时间回拨至半年前。4月23日,2025环洪湖马拉松赛事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调度会上,洪湖市委书记魏朝东动员全市干部群众,举办马拉松赛事是洪湖统筹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对洪湖全市党员干部能力素质的一次重大考验。
这场马拉松,成为一场关乎城市形象和治理能力的“大考”。“洪马”工作专班主动靠前,以严而又严、细之又细的工作作风,清单化、项目化推进各项筹备工作,涵盖赛道建设、环境整治、服务保障等方方面面。
赛道内,是跑者们挑战自我、畅享美景的身姿。赛道外,是洪湖市民的热情与一座城市的全力保障。赛事当天,1660名志愿者、574名医疗志愿者、45名急救跑者、46名移动AED救援人员、24个医疗站、27辆救护车构成的保障体系,以及沿途44个啦啦队文明实践氛围点和59支表演团队,共同确保了赛事的顺利与温馨。
这场马拉松,俨然一场全民参与的节日。
洪湖市民王勇带着一家人早早来到赛道旁为选手助威,“虽然早上湖边很冷,但看到五湖四海这么多人来洪湖跑马拉松,感觉特别自豪! 我的家乡变得更美、更有名气了。”
体育与生态的联姻,带来的效益最直观。赛事期间,洪湖周边酒店民宿预订火爆,特色农产品销量看涨,“洪湖”二字随着跑者的脚步和分享,传播得更远。这不仅是“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生动注脚,更让市民真切感受到生态改善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条赛道,串联起湖光山色,更串联起发展、民生与信心。
比赛虽有终点,但守护洪湖、共享生态福祉的“马拉松”没有终点。一程湖光,留下的是7000余个脚步的印记。一路奔跑,踏出的是洪湖以红色文化为基底,迈向更加绿色、更具活力未来的坚定足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洪湖正以昂扬的姿态,奔赴下一程山海。
(记者:马骁/编辑:张倩/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