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锐评丨盗墓者的“双面人生”岂能模糊考古与犯罪的边界
白天考古,晚上盗墓?连影视剧都不敢这么演!据上游新闻报道,近日,江苏徐州盗墓案最后一名嫌疑人被公诉,这起在考古界产生重大影响的盗墓案中的20多名嫌疑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案子能破,全靠办案人员层层剥掉盗墓贼的“画皮”。2020年,徐州古玩城一件带泥锈的商代晚期弓形器,让办案人员锁定店老板关某,揪出集勘探、盗掘、倒卖、收藏于一体的全链条团伙。随后专案组跨11省市收网,抓获27人(含1名公安部A级逃犯),打掉4个团伙,破获案件66起,追缴涉案文物40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100余件。
4000余件文物包括从距今7300年北辛文化到民国时期的陶器、石器、玉器、金银器、青铜器、铁器、骨角器、瓷器等,汉代“三绝”之一的汉画像石就追回200余块,其中多件画像石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价值不可估量!这些文物被倒卖、私藏、私埋,一件涉案青铜器半年之中就先后被倒手五次。更可恨的是盗墓分子,使用炸药、暴力拆解等手段盗掘古墓,对文物造成极大破坏。
这群盗墓贼之所以能兴风作浪,因为其身份特殊、专业性强。主犯关某是知名文物鉴定师,有20多年倒卖经验,还开文物勘探公司,把专业变盗墓“导航”;主犯李某是非遗传承人,一边为文博系统做勘探修复,一边摸清古墓就盗掘,凭拓片辨汉画像石真伪的本事全用在毁文物上;嫌疑人刘某曾是重点文保单位考古探工,懂风水绘图,几十年勘探经验成盗掘“利器”。
他们明知文物是盗来的,仍倒卖牟利,应当依法追究刑责。其中,主犯李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十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网友评论,罚金2万元,犯罪成本是不是太低了!希望能加大罚金力度,唯有严惩罪犯,才能守住文明根脉!盗墓者盗走文物,毁掉不可再生的文明现场。我们不能让千年遗产毁于“双面人”,不能不让科学考古被误解。
撰稿:谢雅静
主播:杜雅婷
录制:袁斌 洪昕
剪辑:桂亮
编审:康耀方 李桓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