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交个朋友”团队溯源江汉大米:从江汉沃野到百姓餐桌,一碗好米的品质密码

长江云新闻  2025-10-27 09:01:43
分享到:

交个朋友主播马英杰一行溯源江汉大米

“咱北方人吃饭,三碗饭打底算客气!但今天我从东北飞湖北天门,听说说这儿的米能让我干六碗——我琢磨着,难道是给我准备了小龙虾或者藕汤?”10月26日,湖北天门,身高一米九七点五的交个朋友主播马英杰,溯源江汉大米核心产区时的一席话,瞬间让直播间的网友们乐了!

江汉大米,源自江汉平原的中高端大米

两米大汉来溯源,南方稻田里体验收割稻谷

十月的天门,万亩稻田像铺了层金色地毯,风一吹,稻穗晃着沉甸甸的脑袋,连空气里都飘着淡淡的米香。刚来到田埂边,马英杰就被当地农户拉着撸起了袖子:“马哥,来试试割稻子!”

主播一行尝试亲手割稻穗

说着,农户弯腰示范,镰刀轻轻一扬,一捆稻穗就整齐地倒在手里。马哥边学边感叹:“好家伙,这活儿看着简单,真上手比我直播带货累多了!”他直起腰,擦了把汗,拿起自己割的稻穗凑近鼻尖闻了闻,一股清新的稻香直往鼻子里钻:“这稻穗闻着就跟普通的不一样,颗粒也饱满,到底是啥品种啊?”

交个朋友主播马英杰与湖北省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三才互动

“这是鄂香2号,咱们江汉大米的6大核心品种之一!”湖北省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三才介绍:“你看这稻粒,长度超6.5毫米,长宽比能到3.0,跟‘模特身材’似的,纤细又匀称。这都是因为咱江汉平原在北纬30度黄金种植带,长江和汉江水的常年滋养,每一粒稻谷都吸足了‘水润荆楚’的灵气,口感自然不一样。”

现场盲测:江汉大米和五常大米哪款更合胃口

主播一行现场盲测南北大米口感

马哥先吃一口左边的米饭,嚼了嚼点头:“这米软糯香,口感很地道,是我平时爱吃的米味儿!”再尝右边那碗,他刚嚼两下,眼睛就亮了,忍不住多嚼了几口:“哎!这碗不一样!你品,每一粒都分得特别清楚,不粘牙还带着劲儿,吃进去嘴里满是香甜,咽下去还有回甘,而且是那种Q弹的软糯,不是软烂的口感——这是不是江汉大米?”

主播也跟着尝了两口,笑着附和:“还真是,粒粒分明的特点特别明显,香甜味也很突出,口感很软糯,和左边的米对比起来,各有各的好。”

二人一齐望向一旁的湖北省粮食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三才,问:“对吗?”得到肯定的答复后,马哥表示:“以前总觉得五常大米够好吃了,今天才发现,江汉大米这独特的口感也是一绝!俩都是好米,江汉大米这口清甜和Q弹,我是记住了,颠覆了我对南北大米的认知。”

江汉大米曾荣获多项荣誉

工厂见证:一粒粒中高端大米原来是这样生成的

捏着稻粒,马哥疑问道:“咱东北黑土地也肥沃,昼夜温差大,种出来的大米自然就香,这江汉大米为啥口感也能这么好?”陈三才笑着拉他走到田埂边,指着一望无际的稻田:“咱们这江汉平原,一马平川,4.6万多平方公里的沃野,由长江与汉江冲积而成,有机质多,保水保肥能力强。而且咱这儿年均日照能有2000小时,降水量1100到1300毫米,无霜期240天到260天,农作物生长的条件简直是‘顶配’。”

江汉大米迎来丰收季

他掰开一粒稻穗,露出透亮的米粒:“再看这米,比普通大米更修长,还泛着光。就像咱湖北的鱼米之乡,既有江湖的滋养,又有平原的肥沃,这‘天赋’可不是随便能比的!”

“光有好水土和好品种还不够吧?这么大的产量,咋保证每一粒米都这么好,还能成‘南方优质大米领导品牌’?”走出稻田,马哥心里的疑问还没消,极目新闻主播笑着说:“走!咱去加工车间看看,江汉大米的‘品质密码’全在那儿!”

庄品健智能化加工车间

走进附近庄品健的自动化加工车间,马哥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一条条生产线整齐排列,机器运转的嗡鸣声里没有一丝杂味,只有干净的米香飘在空气里。他凑到最前面的清理机旁,看着机器里的稻谷不断翻滚,杂质被一点点筛出来,忍不住问身边的专家:“这机器是干啥的?咋还能把杂质分这么清?”

“这是清理机,是大米加工的第一道关!”庄品健品控经理刘玄指着机器内部的筛网解释,“新鲜收割的稻谷里会混着泥土、碎稻壳,甚至还有小石子,清理机通过不同孔径的筛网和风力筛选,能把这些杂质全清走,保证进入下一道工序的都是干净的稻谷。”

顺着生产线往前走,下一台机器正在不停“吐”出带着稻壳的米粒,马哥伸手想摸,又赶紧缩了回去:“这是在剥稻壳吧?看着挺神奇的!”“对,这是砻谷机!”

刘玄介绍,“它能把稻谷的外壳剥掉,露出里面的糙米,之后糙米会进入碾米机,把表面的米糠磨掉,露出雪白的米胚,最后再经过色选机,把那些有瑕疵、不饱满的米粒挑出来,只留下最好的。”

马哥盯着色选机里快速移动的米粒,眼睛都看直了:“活了三十年,吃了三十年大米,今天还是第一次见大米是这么‘出生’的!刚从田里收的稻谷,经过这几道工序,就变成了透亮的白米,真是长见识了!”

走着走着,马哥突然停下脚步,皱着眉问:“我还有个疑问,丰收季一下子收这么多新米,要是储存不好,鲜气不就跑了?放久了还会有哈喇味,这咋办啊?”刘玄似乎早就料到他会问这个,笑着把他带到车间后面的智能仓储仓库:“您放心,咱早有准备!”

安心密码与严苛标准:实现大米源头可溯

推开仓储仓库的大门,一股清凉的风扑面而来,马哥忍不住打了个哆嗦:“这儿咋这么凉快?”“这是低温绿色储量仓储。”刘玄解释,“在这种环境下,稻谷会进入‘休眠状态’,呼吸作用变弱,既能最大限度锁住新米的鲜度和营养,还能防止发霉变质,就算放几个月,消费者吃到的每一口,都像刚从田间收获的一样新鲜。”

从仓储仓库出来,马哥又被旁边的包装分拣车间吸引了——整个车间里看不到几个工人,只有一个个白色的智能机器人在轨道上移动,有条不紊地把包装好的大米分拣、码放,每一袋米的重量、品相都一模一样。“人呢?这车间今天放假了?”马哥疑惑地问。

“咱这是全自动化操作!”刘玄笑着说,“智能机器人能精准控制包装重量,误差不超过5克,而且分拣速度快,还不会出错,保证每一位消费者拿到的江汉大米都是最好的状态。”

刘玄介绍,“江汉大米”要闯过“多重关卡”才能抵达消费者手中。除了加工和仓储外,江汉大米还有7大团体标准,从稻谷生产、储存到加工、品牌管理,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标准要求。而且每一批大米都要经过38项质量指标检测,从农残到重金属,全方位排查安全隐患,再加上全覆盖的追溯体系,真正实现“源头可溯、吃得放心”!

江汉大米,水润荆楚,江米如珠

江汉大米,是江汉平原这片沃土孕育的珍宝。它吸长江汉江之灵气,承黄金纬度之馈赠,凭严苛标准与智能工艺,将每一粒米的清甜、Q弹与新鲜锁进包装袋里。它不仅颠覆了北方大汉对大米的认知,更承载着湖北鱼米之乡的匠心与情怀,让每一位食客,都能从一口米饭里,尝到江汉平原的风土与温度,感受到中国好米的品质与纯粹。

(长江云新闻记者 童曼丝 通讯员 林锐)

责任编辑 陶多朵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