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锐评 | 珍珠奶茶夺走三岁儿童性命,不要让悲剧重演
“一个半小时的抢救,还是没能留住孩子,不敢想象孩子窒息时该多绝望”,10月19日,浙江台州杜桥镇宝龙广场游乐场,一名三岁半男童边玩蹦床边喝珍珠奶茶,被奶茶里的珍珠卡住气管,最终遗憾离世。没人知道,他当时有多害怕——他不懂窒息是什么,只明白胸口像被堵住一样,又闷又疼,却发不出足够求救的声音。这份绝望,让无数家长隔着屏幕都揪碎了心。
事故发生后,责任归属成了焦点。家长将矛头指向三方:认为奶茶店珍珠尺寸大、粘性强是主因;指责游乐场未制止带食物入场,且救助不及时;质疑商场缺乏完善的应急预案。涉事方也各有回应。奶茶店称下单小程序有“儿童和老人需在看护下食用”的提示,事发时取餐者为成年人,店员事后才知晓有儿童;游乐场负责人则表示已尽到救助责任。目前三方仍在调解,责任尚无定论。
可在追责之余,更该追问的是:家长为何给玩蹦床的三岁孩子喝珍珠奶茶?正如网友留言指出,“孩子走了很痛心,但家长是孩子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不能凡事都把责任推给别人!”还有网友直言:“维权意识满分,但做父母不及格”。这给所有家长敲响警钟:低龄儿童饮食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珍珠、果冻、整颗坚果、黏性食物等,应尽量避免给孩子食用;即便要吃,成人也必须全程看护,确保孩子细嚼慢咽,且远离奔跑、跳跃、大笑等行为。
孩子的安全,从不是某一方的责任。若当时在场者能熟练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或许能为孩子争取更多生机。但现实是,多数人对该急救法仅“听说过”,遇到紧急情况根本无从下手。这再次提醒我们,儿童急救知识普及刻不容缓。家长、学校老师、游乐场及商场工作人员,都应主动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复苏等技能,多一人掌握,孩子的安全就多一份保障。
愿这场悲剧能让所有人警醒,别让类似的遗憾重演,别让本应“甜蜜”的珍珠奶茶,变成夺走孩子生命的致命隐患。
撰稿:乔雅萍
主播:何军
录制:洪昕
剪辑:桂亮
编审:康耀方 杨康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