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建始:“毛豆+油菜”双季轮作 换出土地“活”效益
在大山深处的恩施州建始县战场坝村,村“两委”立足高山气候优势,引进市场主体,开展“毛豆+油菜”轮作,不仅盘活了闲散土地,还让单亩土地综合收益翻了10倍,成为带动村民增收的“金色引擎”。
眼下,恩施州建始县战场坝村1200亩毛豆正分批成熟,每天晚上,50多名采摘工戴着头灯下田抢收,在他们眼里,这一捧捧毛豆正是增收的“金豆”。在这个平均海拔1100米的小山村,凭借富硒土壤和立体气候,种出的毛豆品质上乘,是市场上的“抢手货”。经过村里配套加工厂连夜清洗、包装,鲜毛豆清晨就能销往全国。每年长达3个月的收获季,为单亩土地带来4500元产值。
恩施州建始县绿源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 向先可:从海拔600米直接种到2000米,在全国市场是一种错峰上市,就不存在打价格战,相对来说比较有保障。
深山中的战场坝村地形崎岖,土地零散,难以发展规模化农业,村民仅靠种植传统作物玉米,每年每亩收入不足400元。合村并组后,战场坝村“两委”整合原三个村的资产、资源和资金,因地制宜选定不挑地形的“毛豆+油菜”双季轮作模式,以提升种植效益、扩大生产规模。为解决启动资金难题,11名村干部带头以个人名义贷款,凑齐了土地整合所需的资金。
恩施州建始县官店镇战场坝村副书记 刘相奎:想把集体经济搞起来,能够带动一方的发展。
村干部破釜沉舟的决心,点燃了村民的希望。村集体以每亩350元的租金,租赁村民土地种植油菜,并撬动市场主体发展毛豆产业,按照“冬油夏豆”的轮作时间表,让土地发挥最大效益,村民的增收路越走越宽。
恩施州建始县官店镇战场坝村村民 张明旺:从种油菜到收油菜,每一个劳动力基本上可以做60个工,可以搞五六千块钱。
如今,村里毛豆种植面积扩大至3000亩,引进的企业主体多次扩建加工厂房,带动3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今年,战场坝村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突破20万元。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亚敏 肖璇 建始台 姜娟 侯康 周玉杰 通讯员 黄家桢)

融媒体平台建设服务
长江云 • 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

大数据舆情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