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燃炸!这部音乐剧让哈尔滨的雪飘进武汉夜,观众:全程鸡皮疙瘩!

长江云新闻  2025-10-23 00:21:23
分享到:

“我的DNA动了!没想到红色题材能这么潮!”10月22日晚,武汉琴台大剧院的舞台灯光渐暗,主角王一民的深情咏唱穿透夜幕,音乐剧《夜幕下的哈尔滨》首场演出在全场观众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作为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灵动长江”舞台艺术精品展的重磅剧目,这部承载三代人记忆的经典IP,以青春之声架起松花江与长江的精神桥梁,让两座英雄城的抗战记忆在此刻共鸣。

年轻人抢着打卡的红色音乐剧?

“今年这个剧首演的时候,就听说特别精彩,今天到现场看了以后,感觉超出预期!”武汉观众张女士激动地说。“原以为红色题材会很沉重,没想到罗世诚他们的青春热血这么有代入感。演员的歌声太棒了,表演非常有张力,舞台演出效果也是一绝,场景之间的切换特别流畅,让人看得很过瘾,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专程从襄阳赶来观演的谢女士是该音乐剧总制作人周涛的粉丝,能看到这场酣畅淋漓的演出,让她感到十分满足。“以前要看她指导的剧,都得专门去北京、上海,这次不用出省就能看到这样大制作的剧目,而且还享受到了长江文化艺术节的惠民价格,身为戏剧爱好者感觉太幸福了!”谢女士说。

悬疑叙事+无黑场切换,导演组太懂年轻人

这部改编自作家陈玙同名经典小说的音乐剧,以全新的艺术形式再现1934年哈尔滨的谍战风云。《夜幕下的哈尔滨》原著小说自1982年问世后,便成为一代人的精神记忆。当年,小说连播节目由王刚播讲,通过108家电台传播,吸引了超过3亿人聆听,创下中国广播史上的收听奇迹。1984年同名电视剧的播出,更是掀起收视狂潮。此次音乐剧版《夜幕下的哈尔滨》由保利文化集团艺术总监周涛担任总制作人,中国音乐剧协会主席钟浩执导,集结了国内一线创作班底。全剧通过26首原创歌曲贯穿始终,融合悬疑叙事与浪漫史诗气质,再现那段烽火岁月中的信仰与抉择。

主创团队深谙年轻观众的审美需求。导演钟浩采用非线性叙事,让悬疑线索与情感线并行推进,“三万大洋悬赏刺客”的悬念贯穿始终,避免了红色题材的说教感。舞美设计则在写实与写意间找到平衡,既还原了当地特色建筑的复古质感,又以抽象光影营造出“夜幕笼罩”的压迫感,让历史场景既有年代质感又具现代美感。

音乐剧执行导演李洸宇在后台接受记者采访时,揭秘了主创团队在创作过程中的巧思:“我们的舞美设计刘科栋老师数次到哈尔滨采风,舞美里运用到了大量的哈尔滨典型视觉元素,无论颜色还是场景,都要有那个时代哈尔滨的一些地域特征。此外,现在观众的审美水平越来越高,需要剧目的信息密度更高,所以我们在整个的舞美衔接过程当中,尽量做到无黑场,营造沉浸式观演的状态。”

带着抗战题材作品回家,比什么都自豪

武汉站的演出阵容备受关注。何亮辰连续两日饰演核心角色王一民,展现这位“撕裂夜幕的诗人”在三尺讲台与抗日战场间的双重坚守。刘令飞则担纲玉旨一郎一角,诠释这位身处困局却坚守良知的复杂人物。剧中卢淑娟一角在两场演出分别由李泽美和张会芳演绎,两位演员将以不同风格呈现这位“画笔下藏着哈尔滨最锋利光芒”的女性形象。此外,刘宇希、赵晏伯、丁伟、刘畅等实力演员也倾情加盟,共同塑造柳絮影、塞上萧、卢运启、玉旨雄一等乱世中的众生群像。

当晚的演出,还藏着专属武汉的温暖彩蛋。饰演柳絮影的武汉籍演员刘宇希在谢幕时动情说道:“带着抗战题材作品回家,比任何时候都自豪。” 而湖北籍演员高品饰演的中学生罗世诚,其热血执拗的模样更是让年轻观众看到了不同时代青年的精神传承。

音乐剧竟成冰雪节“最强预告片”?

在引发观众强烈共鸣的同时,这部承载哈尔滨城市记忆的舞台作品,也以艺术为桥,为即将启幕的哈尔滨冰雪节提前点燃热度。一方面,音乐剧为哈尔滨冰雪节提前积累全国关注度,让“冰雪”不再局限于季节限定,而是通过剧情故事延伸出“全年可回味”的文化记忆;另一方面,冰雪节的实景体验又能反哺音乐剧IP,当观众亲身踏上剧中的中央大街、走进索菲亚教堂,舞台上的故事便有了更真切的落地感,形成“观剧—向往—体验—传播”的文旅闭环。

随着巡演在全国多座城市推进,《夜幕下的哈尔滨》正像一颗流动的“冰雪种子”,将哈尔滨的城市魅力与冰雪热情播撒到各地。当越来越多观众因剧生情、为雪动身,这场以文促旅的尝试,已然超越了单一的艺术展演,成为连接城市文化与旅游经济的重要纽带,也为哈尔滨冰雪节注入了更具情感共鸣与文化深度的预热能量。

(长江云新闻记者 黄玉 冉傲 通讯员 陈丹)

责任编辑 骆璟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