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实事解难题 | “宝宝巴士”上路 畅通城市“毛细血管”
打车贵、步行又远,是不少居民都遇到过的出行烦恼。对此,湖北各地积极探索,推出定制微公交,解决居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下午五点,在武汉市船厂村,“微17路”准时到站。这辆被居民叫做“宝宝巴士”的小公交,车身只有5米长,配沙发座,最多坐11个人,解决远城区从社区到地铁站的接驳难题。
乘客 汪先生:之前如果比较急的话,坐车过去会花十几块钱,现在可以提前预定。
乘客 钱女士:省时省力省钱,方便多了。
远城区和新建小区往往存在“最后一公里”出行难,但专开固定公交线路,又会因客源不够存在空车浪费,为此,武汉公交部门创新推出“需求响应”模式,在“武汉公交”APP上设置了“定制微公交”专区,市民可提前预约、在线选座,实现“按需发班”;如果车上有空位,没预约的乘客也能直接扫码乘坐。目前,这样的微公交线路已有21条,基本覆盖武汉各片区。
武汉公交六公司微公交17路司机 连伟:微公交小巧灵活,有些地方路太窄,(大车)它过不去,我们(也)可以过去。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沿路都可以上下乘客。
武汉的微公交主打“社区接驳”,而在荆州,一种更智能更个性化的“动态公交”也上线了,乘客只需要在手机小程序上输入乘车点和目的地,就能享受“点对点”接送。
乘客 王世杰:通过这个小程序下单之后,我可以直接安排好自己的时间等司机过来。
乘客 吴生威:就会查看它的位置,就蛮方便。
“动态公交”采用“实体站点+虚拟站点”相结合的模式,系统自动把同方向、同时段的乘客匹配到同一辆车上。
荆州市公交公司营运生产部部长 张咏鹏:为乘客实时计算最优路线,复杂的计算全都交给系统处理,乘客只需要享受轻松便捷的出行。
眼下,湖北正加快构建“快、干、支、微”四级公交网络,持续打通城市交通的“毛细血管”。今年11月起,新版国标《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规范》将正式实施,居民出行将更安全、便捷、舒适。
(长江云新闻记者 陈芯蔚 何进 沈欣 荆州台 通讯员 涂举学 梅五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