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十四五”非凡历程的实践与启示 | 用好改革关键一招

长江云新闻  2025-10-22 19:39:24
分享到:


新时代深化改革的征程上,需要闯将,更呼唤排头兵。湖北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聚焦“支点”建设中的堵点、卡点问题持续攻坚,以改革活力的持续迸发,带动发展能级、速度、质效和后劲的整体跃升,为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湖北样本”。

2012年至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近135万亿元,年均增长6%,接近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的两倍。在这一恢宏画卷中,湖北篇章浓墨重彩——经济总量接连突破4万亿、5万亿、6万亿元大关,年均增速达7.1%,跑赢全国平均水平。成绩的背后,是湖北坚持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以系统思维扎实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将国家战略部署转化为地方发展的生动实践。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夏梁:经济体制改革涉及各个方面的利益调整,关系全面深化改革的各个领域,湖北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一些创新性做法,为全国深化改革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案例。

2025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也是检验改革成效的关键节点。“十四五”以来,湖北始终将国有企业这一经济“顶梁柱”作为深化改革的核心发力点。以资金、资产、资源“三资”改革为突破口,推动国企实现从“物理整合”到“化学反应”的深刻转变,让国有资本在服务全省发展大局中展现更大作为。

湖北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 平本栋:分层分类、有序推进闲置资源确权、低效资产盘活、优质资产上市、管理提质增效等五项重点任务,我们提出了强化部门协作、加大授权力度、优化定价机制、降低交易成本、依法合规免责等支持措施。

如今的湖北,“三资” 改革的实效已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成果:武汉江夏区、宜都市利用废弃矿坑改造文旅综合体,让废矿再焕新生;崇阳县桂花林管局首创“五权”打包出让,单宗交易金额达2.5亿元;湖北港口集团开发多式联运运费贷数据产品,与20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一切国有资源尽可能资产化、一切国有资产尽可能证券化、一切国有资金尽可能杠杆化”,湖北这一创新性改革原则,正让越来越多的国有资产从“沉睡”走向“活跃”。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 夏梁:最终是想培育一个以市场为主导,能够自己产生动能的内生增长机制,它们的价值实现了明显的提升。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减轻了,固定资产投资保持了比较快的增长势头,更重要的是企业和各类经营主体,对未来的发展信心越来越足。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始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命题,也是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所在。“十四五”期间,湖北以 “刀刃向内” 的自我革命精神推进营商环境改革。截至2025年9月,全省经营主体数量达962.9万户,较“十三五”末期增长68.5%,湖北营商环境首次跨入全国第一方阵。这正是政府与市场关系不断理顺、体制机制活力持续释放的生动体现。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反垄断处副处长 陈舒通过健全全省反垄断执法办案机制,形成执法合力,我们以严查纠正垄断行为、以严管促公平竞争,让执法成果和执法效果相得益彰。

改革还向关键领域挺进。“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在这一进程中,湖北大力推进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式”的成果转化体系改革,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推进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新型收入分配改革,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打造“大教育”“大科技”“大人才”工作格局,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副总经理、副主任、湖北人形机器人产业联盟秘书长 朱钦淼依托动作训练场、数据采集场、应用实践场和人才培养基地等平台功能,有力推动产业链集聚与发展。目前,全省已经汇聚整机企业7家,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超百家。

“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在湖北“十四五”的实践中,这份承诺正转化为触手可及的民生温度。您看,看病的烦恼在医保改革中逐步化解;托育的难题随着普惠资源的增加不再棘手;社区养老的完善,让家门口的幸福晚年成为现实。湖北正将一项项民生“需求单”,变为改革的“任务表”和百姓的“幸福感”,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慧 宋杰 宜都台)


责任编辑 张智美子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