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宣恩:搭建 “数字驿站” 助力产业发展
如何让偏远地区群众搭上数字经济的快车?恩施州宣恩县创新搭建“数字驿站”平台,帮助群众变身带货主播,探索出县域就业创业的新路径。
在宣恩县珠山镇兴隆街社区,63岁的“宣恩吴姐”正通过直播向全国网友推销家乡特产,两个多小时,销售额突破3000元。
恩施州宣恩县网络主播 吴美玲:我特别爱自己的家乡,爱家乡的土特产,做带货主播已经三年了,卖了1000多万元。
三年前,吴美玲连抖音都不会打开。在社区引导下,她加入县总工会打造的“数字驿站”,从拍摄、剪辑到直播技巧,一路学成直播达人。如今,她还加入了网络主播联合工会,当起导师,带着更多人一起干。
恩施州宣恩县网络主播行业联合工会主席 张勇:我们一方面在农产品的供应链,这一块能够无缝对接,物流这一块,单个主播去对接(一单)要5块钱、6块钱。加入工会以后,直接按首重3块钱来。
“数字驿站”是一个面向新就业、新农人和新阶层群体的公共创业服务平台,提供数字技能培训、产品供应链和众创空间等一站式服务。每年通过举办主播大赛“以赛促学”。目前,宣恩已依托平台孵化50多家企业,带动5000多人就业,12名主播成为年销超500万元的“带货能手”,连“带货书记”覃浩、“草根书记”余万菊也纷纷出圈。
恩施州宣恩县椒园镇黄坪七组村民 王磊:以前我们在线下,周边的老百姓朋友购买,现在在网上进行销售,可以达到实实在在的增收。你们以为我们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你看现在我穿得这么潮流,属于新农民。
宣恩还创新“工会+数字+产业”服务模式,组织“主播探厂”“科技下乡”,既帮乡亲卖土货,也帮企业招了工,更为城市做了宣传。一年下来,通过驿站卖出的农产品高达4.8亿元,助农增收4780万元,发布了1.1万个文旅好作品。
恩施州宣恩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总工会主席 向重臣:我们将持续创新“数字驿站”,服务宣恩文旅事业,通过开发“施南小司”“施南小宣”两个人物IP系列文创产品,贡献宣恩数字“工”力量。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庆志 恩施台 宣恩台 通讯员 赵鹏 黎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