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从枝头到手头!鄂州打造“全球买卖”双引擎

这里是鄂州  2025-10-22 18:15:53
分享到:

清晨,从越南果园新鲜采摘的金枕榴莲,在完成分拣打包后空运抵达鄂州花湖国际机场;10月17日,来自印度的冰鲜鲳鱼也紧随其后,降落于此。凭借海关的“机坪直提”模式快速通关后,次日,这些生鲜产品便能出现在全国各地的餐桌上。

这条“从枝头到手头”的极速链路,正依托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与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协同运作成为现实。作为亚洲首个专业货运枢纽,这里不仅改写着生鲜贸易的时效规则,更重塑着中国内陆地区的开放格局。

“从枝头到手头”,速度决定鲜度,也决定价值。在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时间是以小时为单位计算的。机场创新的“空空中转”模式,将国际中转最短时间压缩至整板4小时、拆板6小时,整板转运成本降至每公斤0.2元,较传统模式降低60%。印度冰鲜鲳鱼通过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空运,较传统海运节省约10天时间,能最大程度保留鱼体新鲜度。

“我们不做陆运,不卖海运,专注空运A果。”现场工作人员道出了差异化竞争的策略。每个货柜装载18吨榴莲,实现“卸货即直播、发货不过夜”,省去所有中间环节。

效率的背后是系统的支撑。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实行“7×24小时”通关和“机坪直提直装”,通过10多项事项的升级提速,通关流程平均缩短30%以上,通关效率全国领先。截至10月,机场已累计开通109条货运航线,构建起连接17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49个国际节点城市的空中大通道,形成“一夜达全国、隔日连世界”的物流网络。

这场物流革命正不断扩展其边界。从挪威三文鱼、越南榴莲,到印度冰鲜鲳鱼,鄂州花湖国际机场进口生鲜品类持续丰富。今年,通过机场进口的三文鱼、波士顿龙虾、榴梿、青蟹超1.4万吨,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753.0%、488.7%、383.7%、442.9%。

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不仅是物流枢纽,更是与跨境电商产业园深度融合的“价值引擎”。2025年前三季度,机场货邮吞吐量突破108万吨,同比增长58%;其中国际货邮36万吨,同比激增138%,直接拉动湖北省外贸增长6.1个百分点。

为应对不断增长的国际货运需求,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不断提升保障能力。今年3月,南区国际2号货站投入运营,实现货物“一站式”高效通关。6月,北区智慧公共国际货站项目开工,预计到2026年初,机场货邮吞吐保障能力将跃升至170万吨。8月,东航物流华中生鲜港/医药岛项目破土动工,年底将建成年产2万吨的三文鱼加工厂。

这种“机场+园区”的协同模式,形成了“物流—商贸—加工”全链条生态。机场的保税物流中心、进境水果、冰鲜水产品等五类指定监管场地均已投入使用,为生鲜进口提供硬件支持。在产业园的直播间里,外籍主播用多国语言向全球客户推介商品,数据处理中心实时分析各国市场需求。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产业集聚。机场周边已吸引225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落户,中康众盛等5个产业园建成投用。截至目前,产业园已集聚企业超300家,贸易额突破3.3亿美元。

鄂州花湖国际机场的高效流转,带来的不仅是物流效率,更是一场消费观念的革命。在跨境电商产业园的直播间里,泰国榴莲、挪威三文鱼、印度鲳鱼等全球生鲜通过“日不落”直播模式触达全国消费者,创下生鲜品类日均销售额超200万元的佳绩。这种“全球买、全球卖”的模式,让消费者从“有什么吃什么”转变为“吃什么有什么”。

“过去我们记录的是鄂州‘半城山水满城诗’的风景;今天,我们更想通过电商,让世界尝尝这里的特产。”一位参与“青春为家乡代言”活动的青年代表道出了这场变革的深层意义。10月16日,在这场活动中,21家企业正式签约入驻产业园,为区域经济注入新活力。

这一物流体系同样服务于中国特色农产品“走出去”。

鄂州本地的武昌鱼、梁子湖大闸蟹等特色产品,如今也能通过花湖国际机场的物流网络和产业园的电商平台,快速送达全国甚至全球市场。

支撑这一变革的是不断扩展的全球网络。2025年,花湖国际机场新开通18条国际货运航线,包括至巴黎、奥斯陆等城市。而“鄂州—迈阿密—深圳”航线的开通,更构建起串联内陆、北美与华南的“双向通道”,将中美生鲜贸易时效缩短1-2天。

从越南的榴莲枝头到中国消费者的手头,从挪威的深海到华中家庭的餐桌,鄂州花湖国际机场与跨境电商产业园共同构建的“双引擎”,正驱动着“全球买卖”进入新时代。

当前,花湖国际机场正大力实施枢纽提能战略,积极培育集冷链分拨运输、冷链仓储、生鲜暂养暂存、生鲜精细加工、生鲜数字化交易平台等功能为一体的进口生鲜全产业链。这座曾经的内陆城市,凭借“物流+商贸”的深度融合,不仅打破了时空界限,更重塑着消费体验与产业生态,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空中出海口”。

责任编辑 刘沛然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