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警星丨任志远:大学城警务的“平安守护者”
从校内宿舍楼、篮球场,到校外小吃街、出租屋……连日来,荆州市公安局荆州区分局御路口派出所大学城警务队负责人任志远穿梭于大学城及周边区域,用脚步织就一张校园安全网。
校园是梦想启航的地方,平安是学子成长的基石。出生于1986年8月的任志远,2009年参警,自负责大学城警务起,他的身影遍布辖区4所高校、5个校区,整合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参与平安校园建设,全力以赴化解矛盾纠纷、压降盗窃案件、整治治安乱点,营造师生安心、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校园安全环境,赢得广泛赞誉,获评荆州市公安局2025年二季度“季度先锋”。
精准宣防筑牢校园防线
大学城在校学生超过8万人,如何为学生们筑牢安全防范的“金钟罩”?任志远下足了功夫。
“大学生必看的《一堂反诈课》”“凡是要求垫资做任务的都是刷单诈骗”“代考包过?骗子包走的只有你的钱包和智商税!”
9月开学季以来,任志远奔波与各大校区,组织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开展十多场各式各样的法治宣教活动,以喜闻乐见方式将安全课融入新生教育、主题班会,给年轻的心筑起一道“防护墙”。
他主动延伸拓展警校共治内涵,联合高校成立“高校反诈联盟”,开通24小时高校反诈劝阻绿色通道,建立校、院、班三级微信预警劝阻工作群,各级负责人接到预警指令后立即联系当事人,第一时间配合民警进行劝阻。今年来,高校电诈发案率断崖式下降,学生防诈识骗能力明显提升。
在做好日常巡逻防范、常态宣教等基础性工作的同时,任志远充分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校园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线下平台,将发生在身边典型案例和反诈禁毒、防火防盗等短视频,精准推送至每位学生,实现法治宣传全领域全时段全覆盖。
“学生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安全治理要融进学校的方方面面。”为实现平安校园从“单一管理”走向“协同治理”,任志远推动长江大学与派出所制定平安校园考核机制,将学生行为规范、矛盾纠纷化解与辅导员、分管院领导考核绑定,有效提升校园内部安全管理效能。
警校协同搭建共治平台
“任警官,一名外籍学生要到外地深造,可还未开具无犯罪证明,距离动车发车时间只有40分钟。”10月11日上午,长江大学“丝路星光”国际学生志愿服务队队长李方向任志远打来紧急求助电话。
“请带上学生材料马上到派出所。”时间紧迫,任志远当即开通绿色通道加急办理,几分钟开好证明,并驱车快速将外籍学生送到荆州火车站,顺利赶上车次。
“丝路星光”国际志愿服务队是长江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与御路口派出所联合组建的志愿队伍。任志远说,警校联动为国际学生搭建独特平台,既能让留学生深度参与校园服务,又能协助公安部门开展基层工作。
除了这支国际学生志愿服务队,任志远还联合高校组建了校园自治巡防队——“戎光”志愿服务队,487名退役大学生士兵义务上岗,协助民警开展巡逻防控、纠纷化解等工作。一旦发生涉校纠纷,队员迅速前往现场,率先劝导、疏散人群,等待民警到来后进一步处置。服务队成立以来,累计化解校园矛盾纠纷172起。
针对高校多发的外卖被盗警情,任志远联合外卖平台在校内设立“外卖驿站”,由勤工俭学学生分送外卖,从根本上破解外卖被盗难题。2024年,辖区校园警情同比下降33.4%。
精细治理守护市井烟火
国庆期间,长江大学旁的小吃街人潮涌动,三百多个摊位井然有序,千余米长的街道上游人如织。任志远每天要在这条街上巡逻十余趟。
“老板,今天生意不错呀。人越多的时候,越要注意用火用电安全……”任志远穿梭在烟火缭绕的摊位间,快速调处纠纷、消除隐患,让群众感受到安全就在身边。
“去年上半年,小吃街因占道经营、争抢摊位频发冲突。”任志远介绍,2024年7月,派出所推动城南街道党工委划定400个标准化摊位,创新“警长+路长+摊位长”三长共治模式,“三长”协同管秩序、调纠纷。
“这边有人吵架,你们快来看看。”10月3日晚,一条信息在“三长”联动群内闪烁。不到3分钟,任志远带着“路长”和“摊位长”赶到现场。某饮品店前,两名游客因排队问题争执不休。他迅速分开双方,疏散围观人群,经耐心劝解,当事人很快平息情绪,握手言和。
35分钟,是任志远步巡小吃街一圈的时间;2万步,是他每天晚上要完成的“规定动作”。数字背后,更是他对这份职业的热爱与坚守。
实效是最有力的证明:今年以来,小吃街纠纷警情同比下降97.6%,打架斗殴“零发生”,昔日管理难点成为城市文明新地标。
任志远坚定地说,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继续深化共建共治共享,广泛发动群防群治力量,一体推进打防管控建,聚力高校“平安校园”建设。
(记者:张明金 通讯员:刘博 张雪/编辑:朱佳敏/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