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样的“绿色大餐”,让这群阳新屯鸟成了“最会吃的仔”?
在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木港镇,马羊寨生态种养殖合作社的5000只阳新屯鸟称得上是“最会吃的仔”。一改传统饲料喂养,它们舌尖上的美食是一种“绿色大餐”,不仅有显著的保健功效,还能帮养殖户降本增效。这份致富大餐,原料是啥、如何制成?这些精养的阳新屯鸟,又有什么不凡之处?
走进阳新县马羊寨生态种养殖合作社的基地,记者立刻被漫山遍野的桑树吸引,合作社理事长陈迪树随手托起了一片巴掌大的桑叶,脉络清晰、质地厚实,现在这是他眼中的“致富神器”。
“这是‘强桑一号’,目前国内最优质的品种,桑叶里‘天花板’,它有像奶汁一样的分泌物,很有营养。”
强桑一号,桑叶中的“巨无霸”今年,合作社这350亩优质桑叶肩负起了新的使命——过去它们只是春蚕的口粮,如今又成了5000只阳新屯鸟的“绿色大餐”。“今年它们的主食全部换成了桑叶,70%的桑叶搭配30%的玉米。过去喂的饲料和玉米。”在陈迪树带领下,记者走进饲养棚内,只见一群毛茸茸的屯鸟苗正围在食槽边争抢着被切碎的鲜嫩桑叶。看得出来,这份“创意料理”很合它们的胃口。
去年十月,想多条腿走路的陈迪树在水果种植的基础上试养起了阳新屯鸟。由于缺乏经验,起初陈迪树被喂食、防疫这些基本管理折腾得焦头烂额。最让他头疼的是,传统饲养方式下不仅饲料成本高,屯鸟的性情也格外好斗,相互攻击打架的事儿时常发生。
“每天都有死屯鸟的现象,要么是病死,要么是互啄致死,还存活的屯鸟也很没看相,背部的毛都被啄光了。我只能三天两头联系县里的技术员上门指导,光配药的钱就是一大笔支出,劳神伤财。”
去年深冬,正当陈迪树一筹莫展时,湖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的专家团队带来了一个让他耳目一新的破局思路——桑叶饲用。“漫山的桑叶可是禽类的营养宝库,只用来喂蚕太浪费了!”听到专家的指引,陈迪树的第一反应是将信将疑。
“那是心里还是没底的,于是就挑了长势最差的300只屯鸟做实验。出乎意料的是,那批长得最好的就是它们。以前养两个月就会出现互啄羽毛的情况,还是营养不良导致的。吃了桑叶粉以后,它们都变得心平气和不打架了。长得也壮,只只都能达到十二三斤。”
如今的成屯鸟区一片岁月静好“强桑一号”的蛋白质含量高达25%,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远超传统饲料和普通牧草,其中的膳食纤维与黄酮类物质还能使屯鸟的抵抗力显著增强。就这样,试验成功的这300只“桑叶屯鸟”成了陈迪树进行农业创新探索的“强心剂”。
“省畜牧厅的专家来检验试验效果,当场解剖对比饲料屯鸟和桑叶屯鸟的区别,后者的肉质是血红血红的,心、肝、肺长得很健康,抵抗力自然更强。”
马羊寨生态种养殖合作社理事长陈迪树今年开年后,打消了后顾之忧的陈迪树果断“换粮”,全面推行“桑叶饲用”模式。在阳新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指导下,他又在饲养大棚里设置了六组试验区,精细观测桑树不同部位、不同配比的饲喂效果,力图让一棵浑身是宝的桑树“树尽其用”。
“有的是桑叶粉,有的是桑枝粉,有的是桑叶桑枝发酵粉,目前看来纯桑叶粉效果是最好的。它能粉碎到最细腻的程度,更利于屯鸟的吸收。”
经专业机构检测,这些吃“绿色大餐”长大的阳新屯鸟,肉质发生了明显的改善:脂肪含量降低了8%,鲜味氨基酸含量提升了12%。品质优化后,陈迪树理直气壮地调高了“桑叶屯鸟”的卖价。令他感到兴奋的是,从两百元涨到两百四十元一只后,销量反而变高了。
“五一桑葚采摘期,一天能卖一百多只。眼下这批还没完全成熟就已经有人想下单了,昨天有个客户说他孩子喜欢吃红烧屯鸟,就得要这种嫩一点的。”
绿油油的桑树变成“发财树”啦~更妙的是,这套模式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生态闭环。桑叶喂屯鸟使基地成活率提高30%,养殖成本却砍下了一半。屯鸟能除草、屯鸟粪肥桑,又进一步节省了种植成本。在这条绿色、低碳的循环链上盘算了一笔综合账,陈迪树感慨道,这些降本增效的“金枝玉叶”确实“钱”途无量。“多亏省农科院和县农业局的专家给我指引,大大提高了桑叶的利用率,今年阳新屯鸟这块的产值预计能有五六十万元。”下一步,陈迪树打算试水桑叶茶深加工项目,持续深挖“一片叶”的升值空间。他的成功实践,也为阳新这个种桑大县提供了产业创新的鲜活样本。据悉,阳新县农业农村局将联合省农科院开展技术培训,编写通俗易懂的《桑叶屯鸟养殖手册》,让科学的生态养殖技术真正扎根广袤田野、带富一方百姓。
记 者 | 郭蜜蜜
通讯员 | 明月新
编 辑 | 梁媛梦 罗晗旖(实习生)
编 审 | 陈 雯
监 制 | 赵业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