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科普大讲堂|警惕“沉默杀手” 专家提醒防骨松要趁早

长江云新闻  2025-10-21 09:44:29
分享到:

10月20日《长江新闻》播出视频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随着天气逐渐变冷,骨质疏松症进入高发期。专家指出,骨质疏松并非只是“缺钙”,而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由于早期症状隐匿,它也被称为“沉默的骨骼杀手”。哪些人群风险更高?如何科学预防与治疗?一起来听骨科专家给出的专业建议。

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就是缺钙,其实它是一种全身性代谢性骨病,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为特征,会导致骨骼变脆、骨折风险增高,且早期常无明显症状,被称为“沉默的骨骼杀手”。

襄阳市南漳县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骨二科主任 张杰:从人群来看,50岁以上中老年人是高发群体,尤其是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女性骨量流失速度可以达男性的2到3倍,不少老年女性,因此出现腰椎压缩性骨折,此外,长期缺乏运动,营养不良,有骨质疏松家族史,以及患有糖尿病、甲亢的人群,也属于高危群体。

专家提醒,一旦确诊骨质疏松,应尽早干预,可服用临床常用的包括双膦酸盐和促骨形成的药物,并根据骨密度检测结果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也可通过补肾壮骨中药,中医针灸、艾灸等方法调理体质,缓解骨痛。对于病情十分严重,且影响日常生活的患者,则必须考虑手术治疗。

襄阳市南漳县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 骨二科主任 张杰:非药物治疗同样关键,建议每周进行2到3次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太极拳、八段锦,有助于增强骨密度和平衡能力,每天日晒30分钟左右,促进维生素D合成,同时应戒烟限酒,少喝浓茶和咖啡,以防干扰骨代谢。

专家介绍,预防骨质疏松,饮食上需要均衡营养。建议每日摄入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以补钙;适量摄取鱼、鸡蛋、瘦肉等优质蛋白,维持肌肉、保护关节。此外,应控制糖、盐、脂肪的摄入,以减轻炎症反应。专家提醒,骨骼健康要从年轻时抓起。30岁左右是骨量峰值期,此时存足骨量,有助于预防老年骨质疏松。年轻人应养成良好习惯,多运动、不挑食。5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女性,建议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测,实现早发现、早治疗。

(长江云新闻 南漳台记者 黄俊 编辑 刘琴沁 责编 范莉 编审 田园)

责任编辑 吴松
分享到: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