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诚力量 身边榜样】“骗不走”是他最大的心愿:他和团队为群众挽回损失数亿元
王秀峰,男,汉族,1988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2011年1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湖北省襄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侵财案件侦查大队大队长、侦查中心反诈组组长。
从警十余年来,王秀峰始终以敢为人先的锐气和韧劲,在新型违法犯罪打击一线独当一面,逐步成为全省公认的“反诈尖兵”。先后荣获“全省公安机关执法办案先进个人”“全省净网行动先进个人”“2024荆楚最美基层民警”等荣誉,并入选“全国公安机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家人才能手库”,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
从反诈“追光者”到“领军人”
“从警后,我办过很多案子,电诈的危害令我印象深刻。”王秀峰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隐蔽性极强、手段翻新快,犯罪分子不用与受害人见面就可得手,侦办难度很大。
王秀峰走进社区向群众开展反诈宣传
2016年,襄阳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成立之初,面对日益突出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王秀峰主动请缨,成为首批专职反诈队员。“当时就像在无人区探索,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一切都是从零开始。”回忆起“创业”初期的艰难,王秀峰感慨万千。
随着反诈中心、打击新型犯罪中心、侦查中心建设的不断迭代升级,王秀峰有了更强大的靠山。没有经验,他就带领战友开展“头脑风暴”,自学数据建模、金融支付等专业知识;缺乏技术支撑,他便协调多方资源,用两台电话座机搭建起“人工拦截预警”系统的雏形。
那段时间,他的微信里增加了1000多名“反诈战友”,每天与数据赛跑、与诈骗分子较量、与同行高手探讨,一步步夯实了襄阳公安反诈工作的基础。
2022年底,侦查中心反诈组负责人的担子落在了王秀峰身上,他从电诈犯罪的“七寸”入手,剑指为电诈犯罪分子提供帮助的“黑灰产业”,牵头打响涉电诈银行卡、电话卡(以下简称“两卡”)整治攻坚战。
当时,王秀峰发现襄阳市有使用“境外电话卡”外呼的情况,为实现源头打击,他迅速联合技术部门,提取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深度研判锁定了相关黑灰产业链条。线索梳理出来了,怎么打?
这样的引流方式是近两年才出现的新手段,如果从这里入手,证据很难固定,但王秀峰坚持要啃下这块硬骨头。凭着多年研判经验,结合引流特征和案件信息,他制定了新的研判思路和抓捕方案。
2023年1月12日下午3点,襄阳市公安局侦查中心会议室,一场集中收网行动的视频部署会正在紧张进行。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线上线下多警联动,多个布控抓捕小组同时出击。此次收网行动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13人,摧毁窝点15个,扣押手机200余部,此案件被湖北省公安厅列为2023年十大典型反诈案例。
雷霆攻势有力震慑了电诈犯罪分子,也极大地增强了王秀峰整治“两卡”犯罪的信心,在襄阳市公安局党委支持下,他带领团队积极联系全市多部门、多行业建立联合监管机制,对银行、电信运营商里藏有“内鬼”的实施黄牌警告,组织多轮次专项行动进行集中清理,全市涉电诈案件电话卡数量大幅下降。
在跨境打击中彰显中国警察担当
网络时代,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扩展了新型网络犯罪的活动空间,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跨境化和组织化特点越发鲜明,不仅威胁人民群众财产安全,更对社会稳定构成严峻挑战。
王秀峰正在分析研判案件线索
想抓到狡猾的狐狸,猎人必须更加机智。
王秀峰知道,只有建好用好专业团队,才能在反诈战场上有力打击职业罪犯。近年来,王秀峰利用侦查中心资源高度融合、可实现“多警支撑一警”的优势,带领刑侦、经侦等警种部门技术骨干潜心钻研,研发出资金回流追踪法等破案“撒手锏”。
2024年4月,按照公安部部署,在湖北省公安厅统一指挥下,襄阳市公安局赴境外押解354名犯罪嫌疑人回国,经连续攻坚,又扩线抓获21人,全部批准逮捕。成绩的背后,王秀峰牵头的研判专班夙兴夜寐、艰苦付出,发挥了关键支撑作用。
接到任务伊始,面对600多人的初核名单,王秀峰在研判前方反馈的各类信息后,迅速梳理上报“提前调证、全量分析、串并案件、精准打击”的思路及方案,让数据全面赋能实战。经过30多个小时的连续作业,王秀峰带领研判组高质量完成了数据碰撞比对工作,直接关联回流人员100多人,为行动整体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犯罪嫌疑人被押解回国后,王秀峰又第一时间围绕移交襄阳的354名犯罪嫌疑人的信息展开综合分析,锁定境外窝点13个,关联案件60多起,用完整有效的证据链支撑起诉率100%的目标。
洗钱、引流、供料……随着国际合作打击电诈的力度越来越大,一些涉及电诈的第三产业只能寻觅其他地方“重操旧业”。
2025年8月初,市侦查中心接到省厅推送线索,发现某一区域疑似有大量与境外通讯的信号。随即侦查中心联合多警种侦查力量开展研判追踪,多次奔赴实地勘查。8月14日晚,他参与组织打掉一“引流”犯罪窝点,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10名,扣押涉案手机1000余部、从境外流入的各类电话卡5万余张,缴获涉案境外电话卡数量为襄阳类案之最。
近年来,在王秀峰的参与下,襄阳市公安局成功侦办“荆盾二号”“6·29”等特大跨国诈骗案,全链打掉“2·8”特大跨国网络赌博团伙,多次在公安部组织的跨境专项行动中冲锋在前,通过精准研判,累计攻克案件超千起,捣毁窝点百余个,抓获嫌疑人上千名。
努力打造“天下无诈”襄阳样本
“电诈治理不仅要‘打得透’,更要‘骗不走’!”。常年奋战在反诈一线,王秀峰办过数以千计的电诈案件,也见过各种各样的受害人,他们的惨痛经历常常让王秀峰寝食难安,也让他深刻体会到防范电诈和打击电诈同样重要。
王秀峰与青年大学生交流反诈工作经验
为推动电信运营商、银行落实落细“联动止付”,运输物流企业履行“联动止运”责任,王秀峰牵头起草了襄阳市《电信网络诈骗预警信息应急拦截工作运行机制》,协调引进多家资源和预警机器人系统,建设完善集预警数据整合、落地、流转、反馈、督导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
他创新构建“公安+银行+企业”三圈联控网,带队跑遍全市22家银行和互联网企业搭建预警模型,针对现金、黄金邮寄等新型涉诈资金流动方式推出网约车异常订单识别、网点大额取现监测等机制。2024年以来,成功拦截涉诈现金、黄金累计1000余万元。
2025年6月的一天,王秀峰在研判当天警情时,发现襄阳的张女士疑似在邮寄衣服的包裹中夹杂着黄金,正在运往天津。他敏锐感知张女士应该是遭遇到电诈骗局,马上通知属地公安机关进行拦截。当地民警上门核查,耐心劝解,但张女士却只承认自己是投资,不承认被骗并扬言“就算是骗我也认了”。
得知情况后,王秀峰果断联系快递公司,将已寄往天津的黄金先行拦截下来。然而两个月后,王秀峰接到信息,称张女士在某电商平台又购买了价值8万元的黄金准备寄往外地。在王秀峰的沟通协调下,警方再次拦截了邮寄包裹,前后两次共挽回了价值13万元的黄金。
王秀峰知道,不敲醒已经被深度“洗脑”的张女士,她只会被骗子“反复收割”。他指导民警迂回处置,派车将张女士接到襄阳市公安局侦查中心,通过自己的耐心劝解和以案释诈,从她所加入的数个“炒股群”的聊天记录入手,帮她一步步分析骗子的套路,最终让张女士幡然醒悟。
“宁吃防范苦,不要破案功。”一组数据见证了襄阳公安反诈团队的担当:2025年以来,王秀峰带领团队开展预警23.2万次,止付账户1.4万个,拦截资金4亿余元。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不眠之夜和一次次与犯罪分子的较量。
令人欣喜的是,在王秀峰和战友们的共同努力下,襄阳市打防电诈实现“两升两降”,即破案数、抓人数大幅上升,发案数、财产损失数显著下降。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点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