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骨质疏松日|打个喷嚏就骨折?中医:秋季养肾,避免 “脆骨危机”
“不就是老了骨头脆吗?不用特意管。” 这话是不是很耳熟?但68岁的王阿姨用亲身经历给所有人上了一课 —— 只是打了个喷嚏,就被确诊为腰椎骨折,骨密度T值低至 -3.6(正常值为-1至1)。

今天是10月20日国际骨质疏松日,正值秋末冬初 “藏精养肾” 的关键期,秋季不护骨,冬季骨折风险要翻番!要知道,骨质疏松的老年患者骨折后致死率达20%、致残率更是高达50%!

为啥秋季是 “骨量保卫战” 关键期?
中医讲 “秋冬养阴,肾主封藏”,秋季气温渐降、空气干燥,对骨骼健康藏着两大 “隐形威胁”:
秋燥伤津:津液不足会间接耗伤肾精,而 “精生髓、髓养骨”,肾精亏虚则骨骼失养,骨密度下降更快;
寒气渐生:秋季早晚温差大,寒气易侵袭腰脊(肾之府),导致经络凝滞,不仅加重腰背酸痛,还会影响骨代谢循环,让钙吸收效率打折扣。

“隐形杀手”有多狠?这些信号正在 “啃” 你的骨头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主任医师张芳表示,骨质疏松症被称为“隐形的杀手”,因为起病隐匿,早期无特殊症状,很容易被忽略,但患病后不仅会让人长期饱受全身性疼痛,骨量过快流失还容易增加致残致死的风险。

张主任在门诊见过太多遗憾案例:有人弯腰捡菜就骨折,有人摔一跤后再也站不起来,还有人因反复骨折长期卧床,最终引发感染并发症。

更可怕的是,这些高危人群正被 “忽视”:
年过60 岁、50岁后有骨折史的人
40岁后身高缩水超4cm的人
体重过轻(BM<19kg/m²)的人
爱抽烟、过量喝酒的人
秋季常觉得腰凉、手脚冰凉的人
“别等出事才查!” 张主任强调,骨密度检查是诊断骨质疏松的主要依据之一,定期检测可以掌握骨骼微结构状态,骨骼生理、病理、衰老程度,骨矿含量变化等重要信息。最常用的双能X射线吸收法检测只要5分钟,就能摸清骨骼 “家底”,尤其秋季做检查,能及时发现因季节因素导致的骨量波动。

中医解密:骨头脆的根源不在 “钙”,在 “肾”
很多人以为补够钙就行,却陷入了 “越补越虚” 的误区。中医早在《素问・痿论》中就点破关键:“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髓减,发为骨痿”。张主任解释,“肾主骨藏精,精生髓,骨者髓之府”,肾精才是骨骼的 “营养源”,尤其秋季肾精需要 “封藏”,若此时耗伤肾气,补再多钙也难吸收沉积。

王阿姨的康复之路就藏着秋季养骨的逻辑:她就诊时正值初秋,除了特色中药方剂滋补肝肾、养阴活血,张主任还特意加入麦冬、玉竹等滋阴食材,兼顾 “秋燥护津”,几个月后她不仅骨折愈合,连秋季常见的口干、腰凉症状也消失了,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

秋季特供:中医3招强骨术,养肾护骨正当时
结合秋季时令特点,这个专属 “养肾强骨方案”男女老少都适用:
1. 内服调理:秋季养骨,“滋阴 + 补肾” 双管齐下
当下很多三甲医院风湿免疫科都推出了特色汤剂,秋季会特别调整配方:在熟地黄、山茱萸滋补肾精的基础上,加麦冬、百合滋阴润燥,再用少量生姜温散寒气,既符合 “秋冬养阴”,又避免秋寒伤肾。

日常食疗:推荐 “板栗山药莲子粥”,板栗补肾强筋、山药健脾益胃、莲子养心固肾,秋季每周喝3次,既能养肾又能防秋燥;还可以用黑芝麻、核桃打糊,早晚各1碗,补精益髓。


2. 外治养护:秋季艾灸 + 泡脚,温肾护骨不燥火
穴位艾灸:秋季适合灸肾俞(腰部第2腰椎旁开1.5寸)、太溪(内踝后凹陷),每周2次,每次15分钟,用温和灸避免上火,像给肾脏 “添把温火”,改善腰凉、骨寒;
秋季泡脚:用艾叶10g、生姜5g、麦冬5g 煮水泡脚,水温40℃左右,泡至微微出汗,既能温肾散寒,又能滋阴防燥,避免秋季泡脚上火,还能改善因寒气导致的关节僵硬。
穴位贴敷:秋季贴敷可加少量薄荷,在骨碎补、淫羊藿药粉中掺一点,贴敷悬钟穴(外踝上3寸),既能透皮吸收养骨,又能清解秋燥,避免贴敷后皮肤燥热。
3. 秋季运动:慢运动+晒背,养骨不耗气
拒绝剧烈运动:秋季宜 “收” 不宜 “耗”,推荐打太极拳、练八段锦 “两手攀足” 动作,每天 15 分钟,既能活动脊柱、强筋健骨,又符合 “动则生阳” 的养肾原理,还不会因出汗过多耗伤津液;
秋季晒背黄金时:每天上午 9-10 点晒背 20 分钟(避开正午强光),背部是督脉和膀胱经循行处,晒背能激发阳气、温养肾脏,还能帮助身体合成维生素 D,促进钙吸收,比单纯吃钙片更有效;
慎做 “弯腰负重”:秋季肾气易虚,避免搬重物、频繁弯腰,捡东西时先蹲下再起身,减少腰椎压力。
秋季养骨:这些误区别再犯!
❌ 只补钙不滋阴:秋季干燥,单纯补钙易生 “燥火”,还会因津液不足影响吸收,建议搭配银耳、梨等滋阴食材;
❌ 秋季穿太少:腰腹、脚踝是肾经循行处,秋季露腰、穿露脚踝的鞋,会让寒气侵入肾经,加重骨寒、骨痛;
❌ 熬夜耗肾精:秋季应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熬夜会直接耗伤肾精,导致骨量流失加快,建议 10 点半前入睡。“养骨就像养植物,秋季是‘培土施肥’的关键期,肾精是根,秋季把根养壮,冬季才能抵御严寒,骨骼才结实。”
别再把骨质疏松当 “老年常态”,更别错过秋季养肾护骨的黄金期,今天开始行动,明天才能避免 “脆骨危机”。
(来源 长江云健康 编辑 张伊灵 图片 豆包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