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破寒!小学生诵历史戳泪,5岁娃唱京剧超飒……戏剧类复赛暖透寒风
10月19日,武汉气温骤降,却丝毫挡不住选手们如火的参赛热情。第四届武汉市“百姓明星”大赛戏剧类复赛在武汉京东MALL正式拉开帷幕,全龄段选手齐聚舞台,用朗诵与戏曲传递热爱与力量。
“暑假看《南京照相馆》时我哭了,金婉仪和爸爸太勇敢了!”小学三年级学生董彦云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分享参赛初心。为了演绎好朗诵作品《南京照相馆》,她和妈妈反复回看影片、设计动作,眼神里满是期待:“我的目标就是冲进决赛,让更多人记得这段历史!”
本届戏剧类复赛分为朗诵组与戏曲组,共60余名选手同台竞技。下午的朗诵专场里,选手年龄跨度覆盖全年龄段——既有董彦云这样的小学生,也有大学生、专业朗诵教师,甚至还有连续多届参赛的“老熟人”,新老面孔共同勾勒出“百姓舞台”的包容底色。
武汉城市学院语言艺术团的6名学子,用一首《我走在早晨的大路上》吸引了全场目光。他们身着简约的白衬衣、牛仔裤,青春气息扑面而来。这支队伍里,有人刚入校园,有人已毕业工作,但为了比赛,他们重新聚首,通过线上线下反复排练、打磨细节,让作品满是蓬勃朝气。
“这是老百姓自己的舞台,就得投给身边人!”来自芳草地朗诵艺术中心的付雪芬老师,提起海选时的场景仍满是感动。社区大妈、楼道保安都为她投票,这份认可让她更加用心——从海选的《江城的桥》到复赛的《长江吟》,她不仅想让学生了解武汉的桥,更想通过作品传递对母亲河的热爱:“要让孩子们懂长江、护长江。”
连续几届参赛的陈红与徐力,此次带来朗诵《英雄》。“大赛一届比一届质量高,我们丝毫不敢掉以轻心。”陈红说。搭档徐力补充道,他们特意设计了“老者与青年在纪念碑前对话”的情景,让“英雄是什么”的主题更有感染力。谈及参赛感受,徐力笑着调侃:“去年还是‘60后’,今年已‘70后’了,能进复赛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认可!”
夜幕降临,戏曲类复赛接棒登场,京剧、汉剧、楚剧等剧种轮番上演,尽显传统戏曲魅力。5岁半的王米阳一开口,就用京剧《锁五龙》的经典唱段惊艳四座。上台前,湖北省京剧院一级演员江峰亲自动手为其完成勒头化妆;到了舞台上,他毫无怯意,动作与唱腔都有模有样。面对记者提问,小米阳的回答充满孩子气:“我就觉得京剧衣服好看、唱得好听!”
妈妈龚敏透露,孩子从小就爱看电视里的京剧表演,没拜师时就会哼唱几段。家里发现他的天赋后,立刻带他拜入江峰门下,如今的他已是这位湖北省京剧院一级演员最年幼的弟子。
16岁的姚菲妃是武汉市艺术学校的学生,她与搭档蔡秉佑带来汉剧《剑舞枪魂》,精彩的武打动作赢得阵阵掌声。“小时候我就特别喜欢汉剧,系统学习后才发现,它比我想象中更有魅力。”姚菲妃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汉剧需要年轻人传承,她愿意成为“接班人”。
首次在商圈近距离面对观众的董明慧,带来楚剧《站花墙》选段“摘花”。“有点小紧张,但老师在身边让我很有底气。”武汉市楚剧院艺委会副主任、国家一级演员李敏慧坦言,作为非遗传承人,格外看重这个百姓舞台:“希望孩子们在这里得到锻炼,让楚剧的火种传得更远。”
至此,2025年武汉市“百姓明星”大赛音乐、曲艺、舞蹈、戏剧四大类别复赛已全部圆满落幕。晋级决赛的名单将稍后公布,决赛定于10月底举行。想要关注最新动态,可留意长江云新闻APP及“武汉市群众艺术馆”微信公众号,共同见证“百姓明星”的诞生。
(长江云新闻记者 邹丹)
